|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 ·柽柳科植物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系统学研究 | 第10页 |
| ·人工培育研究 | 第10-11页 |
| ·耐盐抗旱机理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种群生态研究 | 第12页 |
| ·生殖与发育研究 | 第12-13页 |
| ·群体遗传研究 | 第13页 |
| ·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 第13-25页 |
| ·群体遗传结构概念 | 第13-14页 |
| ·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 | 第14-17页 |
| ·常见的群体遗传结构模式 | 第17-19页 |
| ·群体遗传结构的度量方法 | 第19-23页 |
| ·遗传标记在林木群体遗传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 ·SSR 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 | 第25-30页 |
| ·微卫星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 ·常用获得微卫星序列的方法 | 第26-27页 |
| ·微卫星引物的设计及其原则 | 第27页 |
| ·SSR 引物通用性 | 第27-28页 |
| ·微卫星标记在林木遗传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 2 柽柳属EST-SSR 标记的开发 | 第31-40页 |
| ·微卫星序列的取得和检索分析 | 第31-34页 |
| ·EST 处理与引物设计 | 第34-35页 |
| ·引物筛选 | 第35-38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38-40页 |
| 3 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 第40-58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 ·取样方法 | 第41-42页 |
| ·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 ·EST-SSR 标记在柽柳群体中的多态性 | 第43-45页 |
| ·柽柳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45-46页 |
| ·群体间的分化 | 第46-48页 |
| ·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 第48-49页 |
|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 | 第49-51页 |
|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8页 |
| ·DNA 提取和PCR 扩增 | 第51-53页 |
| ·扩增产物的电泳与判读 | 第53页 |
| ·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 第53-54页 |
| ·遗传分化 | 第54-55页 |
|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和连锁不平衡检验 | 第55页 |
| ·柽柳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第55-56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