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对象第10-11页
     ·农民工的社会学解析第10-11页
     ·回流农民工的界定第11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3页
     ·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历史及进展第13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3-14页
     ·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4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16页
     ·研究视角的创新第14-15页
     ·观点的创新第15-16页
第二章 “民工潮”与回流现象第16-33页
   ·农民工回流的社会背景第16-20页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第16-18页
     ·二元体制的相对剥夺第18-19页
     ·异质文化的不兼容性第19-20页
   ·农民工回流的特点第20-27页
     ·农民工回流的社会学特征第20-22页
     ·回流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第22-27页
   ·农民工回流的“推-拉”力分析第27-31页
     ·微观层面的“推-拉”力分析第27-29页
     ·宏观视角的“推-拉”力分析第29-31页
   ·基本评价第31-33页
第三章 农民工回流积极因素的引导第33-39页
   ·农民工回流中的积极因素第33-36页
     ·回流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第33页
     ·回流对农村综合发展的贡献第33-35页
     ·回流与城乡经济的梯度转移第35-36页
   ·积极因素的引导措施第36-39页
     ·搭建“绿色企业”的创业平台第36页
     ·延续“草根工业”的历史使命第36-37页
     ·深化乡村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第37-39页
第四章 农民工回流消极因素的转化第39-48页
   ·农民工回流中的消极因素第39-41页
     ·回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第39页
     ·回流对农村综合发展的负面效应第39-40页
     ·回流对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不利影响第40-41页
   ·消极因素的转化方向第41-48页
     ·改善城市就业环境第41-42页
     ·构筑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第42-43页
     ·搞好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培训第43页
     ·合理规划农民工的职业生涯第43-48页
第五章 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创新之路第48-61页
   ·从“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第48-55页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第48-52页
     ·逐步构建“三元社会结构”第52-55页
   ·“就地多元化”—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55-61页
     ·“就地多元化”的基本轮廓第55-56页
     ·“就地多元化”的选择依据第56-58页
     ·“就地多元化”的实现途径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研究--基于货币供求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弹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