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导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与制度价值 | 第11-24页 |
| 第一节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 第11-21页 |
| 一、优先购买权属附条件的形成权 | 第11-20页 |
| 二、优先购买权因条件成就而发生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制度价值 | 第21-24页 |
| 一、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目的价值 | 第21-22页 |
| 二、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质疑 | 第22-23页 |
| 三、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价值的思辨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解析 | 第24-30页 |
| 第一节 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形成及其价值取向 | 第24-27页 |
| 一、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形成 | 第24-26页 |
| 二、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26-27页 |
| 第二节 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结构解析 | 第27-30页 |
| 一、我国现行制度中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作用机理 | 第27-28页 |
| 二、我国现行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 三、我国现行规范的逻辑结构 | 第30页 |
| 第三章 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完善 | 第30-46页 |
| 第一节 承租人、出卖人、第三人权利义务的平衡与重构 | 第31-35页 |
| 一、走出出卖人“提前通知义务”的误区 | 第31-32页 |
| 二、出卖人与第三人的买卖合同不因先买权行使而无效 | 第32-34页 |
| 三、承租人优先购买权需经登记方有对抗效力 | 第34-35页 |
| 第二节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主体范围的认定 | 第35-38页 |
| 一、无房之承租人方得享有优先购买权 | 第35页 |
| 二、与承租人同住的家族成员 | 第35-36页 |
| 三、局部房屋承租人 | 第36页 |
| 四、除外情况 | 第36-38页 |
| 第三节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客体的确定 | 第38-39页 |
| 一、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客体为买卖契约关系 | 第38页 |
| 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客体限制为住房买卖契约关系 | 第38-39页 |
| 第四节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规则 | 第39-46页 |
| 一、对基础法律关系的规定 | 第39-40页 |
| 二、所有权人出卖该租赁房屋 | 第40-43页 |
| 三、同等条件 | 第43-44页 |
| 四、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除斥期间 | 第44-45页 |
| 五、房屋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方式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