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10-18页 |
·国外近代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10-11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0-11页 |
·当今国外国际竞争力理论—波特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解释 | 第11-17页 |
·对传统理论的质疑 | 第11-12页 |
·波特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 | 第12-17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18页 |
2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18-24页 |
·显示性指标 | 第18-21页 |
·市场占有率 | 第18-19页 |
·贸易收支差额 | 第19-20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20页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0-21页 |
·决定性指标 | 第21-22页 |
·价格 | 第21页 |
·差异化 | 第21-22页 |
·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其他因素 | 第22-24页 |
·产业集中度 | 第22-23页 |
·研究与开发投入情况 | 第23页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第23-24页 |
3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24-50页 |
·中国家电业的发展过程 | 第24-25页 |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面临的市场 | 第25-31页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家电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 第25-26页 |
·中国家电行业的现状 | 第26-31页 |
·中国家用电器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 第31-47页 |
·中国家电业的显示性指标 | 第31-35页 |
·中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指标 | 第35-47页 |
·其他评估因素 | 第47-50页 |
·产业集中度 | 第47页 |
·研究与开发投入 | 第47-48页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第48-50页 |
4 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基于“钻石模型”分析 | 第50-67页 |
·要素禀赋 | 第50-52页 |
·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 | 第51-52页 |
·摆脱不利的生产要素 | 第52页 |
·需求因素 | 第52-56页 |
·扩大内需 | 第53-56页 |
·开拓海外市场 | 第56页 |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 第56-59页 |
·企业战略 | 第57-58页 |
·企业结构 | 第58页 |
·遏制同业恶性竞争 | 第58-59页 |
·关联和辅助行业 | 第59-61页 |
·上游产业 | 第60-61页 |
·通过家电零售业带动家电生产业 | 第61页 |
·政府行为 | 第61-63页 |
·制定产业政策慎重 | 第62页 |
·投资创造生产要素 | 第62-63页 |
·利用政府采购,提高行业标准答案是政府市场 | 第63页 |
·机会 | 第63-67页 |
·全球化 | 第63-64页 |
·产业的信息化 | 第64-65页 |
·环保化 | 第65页 |
·产业分解 | 第65-67页 |
5 中国家电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案例分析 | 第67-73页 |
·发展高级生产要素 | 第67-68页 |
·技术开发 | 第67页 |
·海尔的人才观与用人机制 | 第67-68页 |
·满足苛刻的需求 | 第68-69页 |
·海尔银色变频冰箱 | 第68页 |
·针对农户的特点,开发市场 | 第68-69页 |
·公司策略 | 第69-70页 |
·品牌自主 | 第69页 |
·组织结构演变 | 第69页 |
·企业文化 | 第69-70页 |
·关联和辅助行业 | 第70-71页 |
·海尔寻求最佳的供应商 | 第70页 |
·海尔把触角伸向终端 | 第70页 |
·德国SAP公司为海尔量身定做物流管理系统 | 第70-71页 |
·辅助因素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