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抗盐冻技术概况、发展趋势及省内需求 | 第10-11页 |
1-3-1 国外情况 | 第10-11页 |
1-3-2 国内情况 | 第11页 |
§1-4 混凝土盐冻破坏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设计依据 | 第13-14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5-4 主要技术指标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以耐盐冻指标和强度指标相结合控制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16-24页 |
§2-1 前言 | 第16页 |
§2-2 以耐盐冻指标和强度指标相结合控制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16-20页 |
2-2-1 设计环境的确定 | 第17页 |
2-2-2 材料的选择 | 第17-19页 |
2-2-3 初配合比的设计 | 第19-20页 |
§2-3 试件制作 | 第20-21页 |
§2-4 工作性能调节 | 第21-23页 |
2-4-1 强度对比 | 第21页 |
2-4-2 坍落度 | 第21-23页 |
§2-5 最终配合比设计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试验方法及仪器 | 第24-32页 |
§3-1 基本材性试验 | 第24-26页 |
3-1-1 抗压强度试验 | 第24页 |
3-1-2 抗折试验 | 第24-26页 |
§3-2 冻融循环、冻融循环-除冰盐试验 | 第26-29页 |
3-2-1 试验设备 | 第26页 |
3-2-2 冻融循环试验 | 第26-27页 |
3-2-3 冻融循环---除冰盐试验 | 第27-28页 |
3-2-4 性能指标 | 第28-29页 |
§3-3 抗渗试验 | 第29-30页 |
3-3-1 试验仪器 | 第29-30页 |
3-3-2 试件 | 第30页 |
3-3-3 试验过程 | 第30页 |
3-3-4 评价指标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9页 |
§4-1 前言 | 第32页 |
§4-2 抗压强度 | 第32-35页 |
4-2-1 杜拉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2 硅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3 磨细矿渣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 抗折强度及弯曲韧性试验 | 第35-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耐久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7页 |
§5-1 前言 | 第39页 |
§5-2 抗渗试验 | 第39-40页 |
5-2-1 试件制作 | 第39页 |
5-2-2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5-2-3 试验结果 | 第40页 |
§5-3 冻融循环、冻融循环-除冰盐试验 | 第40-44页 |
5-3-1 试件制作 | 第40页 |
5-3-2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5-3-3 冻融循环 | 第40-42页 |
5-3-4 冻融循环-除冰盐双因素作用下的损伤规律 | 第42-43页 |
5-3-5 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次数 | 第43-44页 |
§5-4 掺和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5-4-1 杜拉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5-4-2 磨细矿渣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第45页 |
5-4-3 硅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5-4-4 引气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第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第47-53页 |
§6-1 工程概况 | 第47页 |
§6-2 铺装层厚度的确定 | 第47页 |
§6-3 设计方案比选,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 第47-48页 |
6-3-1 材料选择 | 第47-48页 |
6-3-2 配合比设计 | 第48页 |
§6-4 铺装钢筋构造 | 第48-49页 |
§6-5 桥面铺装前预处理 | 第49页 |
§6-6 铺装层施工 | 第49-51页 |
6-6-1 桥面普测 | 第49页 |
6-6-2 标高带安装 | 第49页 |
6-6-3 混凝土搅拌和运输 | 第49-50页 |
6-6-4 摊铺、振捣 | 第50页 |
6-6-5 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 | 第50-51页 |
§6-7 养护 | 第51-53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3-55页 |
§7-1 结论 | 第53页 |
§7-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