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部分 氨合成熔铁催化剂微结构的XRD研究 | 第13-9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6页 |
·铁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 | 第13-18页 |
·X射线衍射技术发展简史 | 第13-14页 |
·氨合成催化剂发展简史 | 第14-17页 |
·XRD在合成氨催化剂中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XRD分析在氨合成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 | 第18-31页 |
·传统Fe_3O_4基氨合成催化剂 | 第18-26页 |
·新型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 | 第26-27页 |
·活性相α-Fe的综合研究 | 第27-31页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 | 第36-50页 |
·实验 | 第36-39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36-37页 |
·铁比的测定 | 第37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7-38页 |
·原位XRD实验 | 第38-39页 |
·表征 | 第39-47页 |
·XRD测试 | 第39页 |
·XRD分析 | 第39-47页 |
·谢乐法晶粒度计算 | 第40页 |
·Warren-Averbach微观尺寸和微观应力分析 | 第40-44页 |
·Rietveld全谱拟合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47页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第三章 熔铁催化剂前驱体的微结构研究 | 第50-63页 |
·Fe~(2+)/Fe~(3+)(不同氧化度)对结构的影响 | 第50-55页 |
·Fe~(2+)/Fe~(3+)(不同氧化度)对物相的影响 | 第51-54页 |
·Fe~(2+)/Fe~(3+)(不同氧化度)对晶胞参数和晶粒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表面微结构分析 | 第55-61页 |
·分析样品的选择 | 第55-56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56-59页 |
·表面成分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四章 熔铁催化剂前驱体的原位XRD实验 | 第63-74页 |
·不同前驱体的选样依据 | 第63-64页 |
·还原过程的物相演变 | 第64-69页 |
·Fe_3O_4基催化剂 | 第64-66页 |
·ICI74-1催化剂 | 第64-65页 |
·A110催化剂 | 第65-66页 |
·Fe_(1-x)O基催化剂 | 第66-68页 |
·A301催化剂 | 第66-67页 |
·ZA-5催化剂 | 第67-68页 |
·还原过程相变总结 | 第68-69页 |
·晶粒度和晶胞参数演变 | 第69-72页 |
·不同前驱体四种催化剂的晶粒度、晶胞参数计算 | 第70-71页 |
·晶粒度和晶胞参数演变总结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催化剂活性相微结构特征及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74-94页 |
·活性相α-Fe微观尺寸和微观应力分析 | 第74-82页 |
·分析结果 | 第74-81页 |
·ICI74-1催化剂 | 第75-76页 |
·A110催化剂 | 第76-78页 |
·A301催化剂 | 第78-80页 |
·ZA-5催化剂 | 第80-81页 |
·四种催化剂微观应力综合参数的比较 | 第81-82页 |
·活性相晶体发育生长模拟 | 第82-85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85-86页 |
·催化剂活性差异与微结构的关联研究 | 第86-87页 |
·活性相表面微结构SEM分析 | 第87-88页 |
·活性相高分辨TEM分析 | 第88-89页 |
·活性相α-Fe晶体生长模型的建立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第二部分 XRD在纳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 第94-122页 |
第六章 纳米材料TiO_2和Mg(OH)_2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 第94-107页 |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粒径表征研究 | 第94-100页 |
·实验 | 第9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5-99页 |
·结论 | 第99-100页 |
·水热处理氢氧化镁微晶性质研究 | 第100-105页 |
·氢氧化镁的制备 | 第100页 |
·氢氧化镁的水热处理 | 第100页 |
·实验 | 第100-10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04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第七章 无机类富勒烯MxHyTi3O7纳米管、WS2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107-122页 |
·M_xH_yTi_3O_7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107-115页 |
·二氧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 | 第108-109页 |
·实验部分 | 第108页 |
·表征 | 第10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09页 |
·金属离子交换的M_xH_yTi_3O_7(M=K,Fe,Zn,Co,Na,Ag)纳米管制备 | 第109-110页 |
·实验部分 | 第109-110页 |
·表征 | 第110页 |
·吸附性能评价 | 第11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5页 |
·H_2Ti_3O_7纳米管SEM、TEM和EDS分析 | 第110-111页 |
·M_xH_yTi_3O_7(M=K,Fe,Zn,Co,Na,Ag)纳米管的SEM、HRTEM和EDS分析 | 第111-113页 |
·M_xH_yTi_3O_7(M=K,Fe,Zn,Co,Na,Ag)纳米管的XRD分析 | 第113-115页 |
·嵌套球形层状封闭结构纳米二硫化钨的合成 | 第115-119页 |
·实验部分 | 第115-116页 |
·样品制备 | 第115-116页 |
·样品表征 | 第1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19页 |
·结论 | 第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2页 |
结论 | 第122-125页 |
发表论文 | 第125-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