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7页 |
| 前言 | 第17-27页 |
| 一、MK 与truncated MK(tMK)的发现 | 第17-18页 |
| 1.M K的发现 | 第17-18页 |
| 2.t MK 的发现 | 第18页 |
| 二、MK 的基因与蛋白结构 | 第18-20页 |
| 1. 基因结构与分布情况 | 第18-19页 |
| 2. 蛋白结构 | 第19-20页 |
| 三、MK 与恶性肿瘤 | 第20-22页 |
| 1.M K 及其剪切型tMK 与肿瘤标志物 | 第21页 |
| 2.M K 与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 第21-22页 |
| 四、MK 蛋白受体与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 五、MK 的生物学活性 | 第23-24页 |
| 1. 有丝分裂活性 | 第23页 |
| 2. 诱导细胞分化 | 第23页 |
| 3. 促进血管生成作用 | 第23页 |
| 4. 促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 第23-24页 |
| 5. 抗细胞凋亡 | 第24页 |
| 6. 神经营养活性 | 第24页 |
| 六、MK 在体内的表达情况 | 第24-25页 |
| 1. 正常表达 | 第24页 |
| 2. 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表达 | 第24-25页 |
| 七、MK 研究前景 | 第25-27页 |
| 1. MK 作为肿瘤标志物分子 | 第25-26页 |
| 2. MK 及tMK 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 第26页 |
| 3. tMK 的在肿瘤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40页 |
| 一、生物材料与主要实验仪器、试剂 | 第27-28页 |
| 1. 生物材料 | 第27页 |
| 2.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 3. 主要试剂来源 | 第28页 |
| 二、主要试剂配制 | 第28-30页 |
| 1. LB 培养基配制 | 第28页 |
| 2. 细胞培养基的配法 | 第28页 |
| 3. 1mol/L CaCl_2 贮存液配制 | 第28页 |
| 4. 质粒抽提/裂解缓冲液配制 | 第28-29页 |
| 5. 考马司亮蓝染液配制 | 第29页 |
| 6. 10x 丽春红染液配制 | 第29页 |
| 7. 15%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配制 | 第29页 |
| 8. 磷酸缓冲溶液(PBS)配制 | 第29-30页 |
| 三、实验方法 | 第30-40页 |
| 1. 免疫组化 | 第30页 |
| 2. 细胞培养 | 第30页 |
| 3. 收集细胞 | 第30页 |
| 4. RNA 提取 | 第30-31页 |
| 5. 分离蛋白质 | 第31页 |
| 6. RT-PCR | 第31-34页 |
| 7. PCR 产物回收 | 第34页 |
| 8. 克隆转化 | 第34-36页 |
| 9. 质粒提取 | 第36页 |
| 10. 酶切鉴定并测序 | 第36页 |
| 11. 实时定量 PCR | 第36-37页 |
| 12. Westen-Bolt | 第37-40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52页 |
| 一、全长MK 和截短型MK 在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 第40-41页 |
| 二、全长MK和截短型MK在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 第41-45页 |
| 三、MK 蛋白在成人胰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 第45-46页 |
| 四、两种新截短型MK的在肿瘤细胞系和癌症组织中的发现 | 第46-48页 |
| 五、新截短型MK的克隆和测序分析 | 第48-52页 |
| 讨论 | 第52-57页 |
| 一、MK 及其截断型在肿瘤生成和癌变中的表达 | 第52-53页 |
| 二、新截短型MK在肿瘤细胞系和癌症组织中的发现 | 第53-54页 |
| 三、小鼠MK 截短型与人类MK 截短型 | 第54-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