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9-12页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第9-11页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背景及内容第9-10页
  (二) 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活动的影响以及它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第10页
  (三) 信息技术在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意义和作用第10-11页
  (四)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11页
 二、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研究思路第11-12页
  (二) 研究方法第12页
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及活动评价第12-19页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第12-13页
  (一) 研究性第12页
  (二) 社会实践学习第12-13页
  (三) 社区服务第13页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及特点第13-15页
  (一) 目标第13页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表现特点第13-15页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和活动方式第15-18页
  (一) 组织实施的原则第15-16页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模式第16-18页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评价第18-19页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基本依据第18页
  (二) 从发展的角度确定评价内容第18-19页
  (三)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第19页
第三部分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论和实践第19-31页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 建构主义理论第19-20页
  (二) 探究式学习理论第20页
  (三) 混合式学习理论第20-21页
 二、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优势第21-22页
  (一) 学习内容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第21页
  (二) 学习方式的交互性第21页
  (三) 学习和活动的开放性第21-22页
  (四) 评价的及时性第22页
 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思想第22-24页
  (一) 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第22-23页
  (二) 须明确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使用范围和效果第23页
  (三) 应具备充分、适宜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思想意识第23-24页
  (四) 强调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第24页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种开展方式第24-28页
  (一) 运用演示法来进行活动的方式第24-25页
  (二) 运用网络探究来进行学习和活动的方式第25-26页
  (三) 以计算机程序引导和自主交互为主的活动方式第26页
  (四) 运用模拟实验法来进行活动的方式第26-27页
  (五) 以电子制作来进行活动的方式第27-28页
 五、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流程第28-31页
  (一) 课前规划第28-29页
  (二) 课程设计第29页
  (三) 课程实施第29-30页
  (四) 总结及评价第30-31页
第四部分 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第31-33页
 一、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第31页
 二、教师应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第31页
 三、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第31-32页
 四、教师要有新的教学技能,尤其是对信息处理的技能第32页
 五、教师应善于应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第32-33页
 六、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课程整合意识,注重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第33页
第五部分 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第33-36页
 一、不容忽视的问题第33-35页
  (一) 重视引导,重视学生情感教育第33-34页
  (二) 防止教学设计的片面性第34页
  (三) 要防止不顾及"效益"原则而滥用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第34-35页
  (四) 防止过度渲染、热闹而不实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第35页
 二、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重视的策略和对策第35-36页
第六部分 结论第36-38页
第七部分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案例第38-46页
 案例一、运用虚拟实验探究法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第38-40页
 案例二、电脑软件盗版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第40-42页
 案例三、学生对自己家乡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第42-46页
注释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附录第48-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于中文人名搜索引擎的Web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下一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变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