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CONTEN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7页 |
·益智的研究概况 | 第15-22页 |
·显微鉴别 | 第16页 |
·益智主要化学成分 | 第16-19页 |
·益智的开发现状和前景 | 第19页 |
·益智的药理功能 | 第19-22页 |
·自由基、抗氧化剂与衰老 | 第22-28页 |
·自由基 | 第22-23页 |
·自由基的危害 | 第23-24页 |
·抗氧化剂 | 第24-25页 |
·抗氧化活性的检测方法 | 第25-28页 |
·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中草药中抗氧化成分的应用 | 第28-33页 |
·精油的提取 | 第29页 |
·超临界CO_2 萃取参数的变化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第29-30页 |
·强化提取工艺 | 第30-32页 |
·黄酮的提取 | 第32页 |
·酚类化合物的分离 | 第32-33页 |
·色素的提取 | 第33页 |
·抗氧化成分的检测和分析 | 第33页 |
·益智有效抗氧化化学成分的分离 | 第33-35页 |
·干柱层析 | 第33-34页 |
·柱层析 | 第34页 |
·薄层层析 | 第34页 |
·聚酰胺 | 第34页 |
·凝胶层析 | 第34页 |
·高效液相色谱 | 第34-35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35页 |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35-3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第二章 益智有效抗氧化成分的提取 | 第37-72页 |
·超临界萃取原理 | 第37-39页 |
·超临界萃取 | 第37页 |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 | 第37页 |
·选择性 | 第37-39页 |
·超临界CO_2 萃取益智精油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 第39-6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67页 |
·比较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益智精油及其渣的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 第67-72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益智精油的抗氧化作用 | 第67-68页 |
·水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 第68-69页 |
·正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 第69-70页 |
·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 第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第三章 益智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72-95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72页 |
·实验材料 | 第72页 |
·设备 | 第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75页 |
·提取 | 第72-74页 |
·提取物的分离 | 第74页 |
·DPPH 清除率的测定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91页 |
·抗氧化成分的分离与纯化 | 第75-82页 |
·三种物质的抗氧化性及清除DPPH 自由基的动力学 | 第82-84页 |
·化合物鉴定 | 第84-91页 |
·益智酮A 及其类似物的抗氧化性与其构效的关系 | 第91-95页 |
·电荷分析分子生物活性 | 第92页 |
·从活性中心原子的键长来讨论分子活性 | 第92-93页 |
·从ΔHOF 值来讨论分子活性 | 第93-95页 |
第四章 益智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95-11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95-96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95-96页 |
·主要仪器 | 第96页 |
·含量的测定 | 第96-104页 |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96-102页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102-104页 |
·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 第104-107页 |
·抗氧化能力 | 第104页 |
·还原能力 | 第104-106页 |
·DPPH 清除率 | 第106页 |
·羟自由基清除率 | 第106-107页 |
·黄酮化合物的鉴定 | 第107-111页 |
·薄层色谱法分离黄酮 | 第107-109页 |
·黄酮的薄层层析分离及其抗氧性 | 第109-111页 |
·讨论 | 第111-115页 |
·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及黄酮含量的相关性 | 第111-113页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机理 | 第113-11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一、结论 | 第115-116页 |
二、创新点 | 第116页 |
三、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的学术论文 | 第127-129页 |
致 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