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页岩陶粒的制备及焙烧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轻集料 | 第9-12页 |
·轻集料的概念 | 第9页 |
·轻集料的分类 | 第9-10页 |
·国内外轻集料的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陶粒 | 第12-14页 |
·陶粒的概念 | 第12页 |
·陶粒的分类 | 第12-13页 |
·陶粒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我国页岩陶粒开发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 第14-16页 |
·性能优良 | 第14-15页 |
·经济性显著 | 第15页 |
·适应性强 | 第15页 |
·应用广泛 | 第15-16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超轻页岩陶粒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19-26页 |
·原材料 | 第19-24页 |
·页岩 | 第19-22页 |
·粉煤灰 | 第22-23页 |
·粘土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成球工艺 | 第24页 |
·陶粒膨胀倍数试验 | 第24-25页 |
·陶粒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第25页 |
·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超轻页岩陶粒的研制 | 第26-46页 |
·生料球的制备工艺 | 第26-27页 |
·外加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超轻页岩陶粒焙烧制度 | 第28-29页 |
·烘干 | 第28页 |
·预热 | 第28-29页 |
·焙烧 | 第29页 |
·冷却 | 第29页 |
·超轻页岩陶粒生产工艺流程图 | 第29页 |
·试验方法设计 | 第29-41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9-32页 |
·原料配比多因素正交优化研究 | 第32-36页 |
·焙烧制度正交优化研究 | 第36-41页 |
·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 第41-44页 |
·预热制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焙烧制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超轻页岩陶粒的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节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超轻页岩陶粒焙烧机理研究 | 第46-57页 |
·超轻页岩陶粒膨胀机理 | 第46-51页 |
·影响超轻页岩陶粒膨胀的因素 | 第46-48页 |
·超轻页岩陶粒烧成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 第48-49页 |
·超轻页岩陶粒膨胀机理 | 第49-51页 |
·超轻页岩陶粒固相反应机理 | 第51-54页 |
·固相反应特点 | 第51-52页 |
·固相反应机理 | 第52-53页 |
·固相反应中间产物 | 第53页 |
·固相反应动力学 | 第53-54页 |
·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 第54页 |
·陶粒膨胀温度范围讨论 | 第54-56页 |
·本章小节 | 第56-57页 |
第五章 超轻页岩陶粒的生产试验 | 第57-62页 |
·生产试验工艺流程 | 第57-58页 |
·超轻页岩陶粒的中试生产 | 第58页 |
·超轻页岩陶粒的性能测试 | 第58-59页 |
·页岩陶粒产品放射性检测 | 第59-60页 |
·生产超轻页岩陶粒的效益分析 | 第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