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IGBT串联的感应加热电源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 ·现有技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本课题的总体工作 | 第9-10页 |
| 第2章 感应加热技术及加热电源概述 | 第10-14页 |
| ·感应加热的特点 | 第10页 |
| ·感应加热的原理 | 第10-11页 |
| ·感应加热电源设备 | 第11-12页 |
| ·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 | 第12页 |
| ·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 第3章 系统电路结构的选取与设计 | 第14-27页 |
| ·传统 E类逆变器的分析 | 第14-17页 |
| ·E类逆变器的特征 | 第14-15页 |
| ·传统 E类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 ·电路负载的等效变换 | 第17-18页 |
| ·E类逆变器电路拓扑的选取和构思 | 第18-19页 |
| ·本系统中所用 E类逆变器电路拓扑的演变 | 第18-19页 |
| ·本系统中所用 E类逆变器的设计思路 | 第19页 |
| ·本系统中所用 E类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与分析 | 第19-26页 |
| ·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理想逆变电路的分析 | 第21-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4章 感应加热电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27-47页 |
| ·E类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要求及其原理框图 | 第27-28页 |
| ·主电路逆变部分的电路结构及其一般工作状态 | 第28-29页 |
| ·主电路逆变部分的设计 | 第29-39页 |
| ·最佳状态下的设计 | 第29-30页 |
| ·设计结果的仿真验证 | 第30-34页 |
| ·本设计中E类逆变器的几种故障工作状态 | 第34-35页 |
| ·开关器件的选取及其性能参数介绍 | 第35-39页 |
| ·主电路设计图 | 第39页 |
| ·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39-44页 |
| ·控制信号的产生 | 第40-42页 |
| ·信号驱动放大部分的设计 | 第42-43页 |
| ·整流部分的设计 | 第43-44页 |
| ·反馈部分的设计 | 第44页 |
| ·系统的调试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IGBT串联均压问题的研究 | 第47-62页 |
| ·串联均压问题概述 | 第47-49页 |
| ·器件串联问题的提出 | 第47-48页 |
| ·均压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8页 |
| ·现有的均压解决方法 | 第48-49页 |
| ·串联IGBT静态均压的解决 | 第49页 |
| ·串联IGBT动态均压的解决 | 第49-61页 |
| ·串联IGBT动态均压的电路结构解决方案 | 第49-50页 |
| ·延迟的等效模型 | 第50-51页 |
| ·状态分析与解决方法 | 第51-58页 |
| ·参数的修改 | 第58-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1 研究生期间已确认发表的论文及成绩 | 第67-68页 |
| 附录2 驱动电路原理图 | 第68-69页 |
| 附录3 系统实物照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