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8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集体逃生舱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西德潜艇救生球 | 第9-11页 |
·苏联营救救生球 | 第11-12页 |
·美国新型脱险舱 | 第12-14页 |
·我国集体逃生舱技术现状 | 第14页 |
·潜水器耐压体 | 第14-15页 |
·集体逃生舱布置 | 第15-17页 |
·国外布置方案 | 第15-16页 |
·国内布置方案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非线性屈曲有限元理论 | 第18-28页 |
·有限元软件 | 第18-19页 |
·有限元法基础 | 第19-22页 |
·结构的稳定性及判别准则 | 第22-25页 |
·结构的稳定性 | 第22-23页 |
·结构稳定性的能量准则 | 第23-25页 |
·结构的屈曲分析理论 | 第25-28页 |
第3章 球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第28-36页 |
·失稳现象 | 第28页 |
·薄壳的稳定性 | 第28-30页 |
·均匀外压下的球壳稳定性 | 第30-34页 |
·壳体初始缺陷对屈曲强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薄壳失稳的非线性分析 | 第35-36页 |
第4章 逃生舱耐压体结构分析 | 第36-46页 |
·集体逃生舱的物理模型 | 第36-37页 |
·壳体的基本概念 | 第37-39页 |
·壳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 第39页 |
·耐压体在水面下的受力情况 | 第39-41页 |
·耐压体材料的选择 | 第41-42页 |
·耐压球体直径和容纳的艇员数量的选取 | 第42-43页 |
·耐压球体的内部结构 | 第43-44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44-46页 |
·单元的选择 | 第44-45页 |
·建模方式 | 第45页 |
·网格划分 | 第45页 |
·约束和载荷 | 第45-46页 |
第5章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65页 |
·直径与厚度之比为150∶1的逃生舱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59页 |
·特征值屈曲计算 | 第46-47页 |
·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47-48页 |
·TA2材料,初挠度为4mm的非线性前屈曲结果 | 第48-52页 |
·TA2材料,初挠度为5mm的非线性前屈曲结果 | 第52-54页 |
·TA2材料,初挠度为6mm的非线性前屈曲结果 | 第54-56页 |
·TA2材料,初挠度为8mm的非线性前屈曲结果 | 第56-58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直径与厚度之比为150.5∶1的逃生舱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初挠度为5mm,TA2合金的有限元分析 | 第59-60页 |
·初挠度为5mm,ZTi60和Ti80合金的有限元分析果 | 第60-61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直径与厚度之比为162.5∶1的逃生舱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初挠度为5mm,TA2合金的有限元分析 | 第62页 |
·初挠度为5mm,ZTi60和Ti80合金的有限元分析 | 第62-64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