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网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和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国外情况 | 第8-9页 |
·国内情况 | 第9-10页 |
·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公共关系 | 第11页 |
·政府公共关系 | 第11页 |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1-12页 |
·行政沟通理论 | 第12页 |
·双向对称理论 | 第12-13页 |
·网络公共关系 | 第13页 |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关系的定义 | 第13-15页 |
第三章 互联网发展与网络政治的兴起 | 第15-20页 |
·网络舆论对政府行政的影响 | 第15-16页 |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 第15-16页 |
·网络民意已经成为影响政府行政的舆论力量 | 第16页 |
·网络民主与网络问政 | 第16-17页 |
·网络民主的兴起 | 第16-17页 |
·网络问政的提出 | 第17页 |
·网络媒介在网络公共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 第17-20页 |
·网络媒介时效性强,便于政府及时发布权威声音 | 第18页 |
·网络媒介传播面广,便于政府扩大正面传播范围 | 第18页 |
·网络媒介互动性强,便于政府收集掌握舆情动态 | 第18-19页 |
·网络媒介延伸性广,便于政府长期开展信息公开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关系的难点 | 第20-25页 |
·网上舆论纷繁复杂,梳理和甄别存在困难 | 第20-21页 |
·现实矛盾与网络舆论相互交织,处置难度加大 | 第21页 |
·中央与地方在网络公共关系活动有不同解读和途径 | 第21-22页 |
·政府网络公共关系面临商业公关行为的影响 | 第22-23页 |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关系能力亟待提升 | 第23页 |
·地方政府网上公信力和权威性被淡化 | 第23-25页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开展网络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途径 | 第25-35页 |
·加强领导组织 | 第25-27页 |
·地方领导干部要主动上网 | 第25-26页 |
·地方政府要建立快速反应的组织体系 | 第26-27页 |
·加强地方政府网站建设 | 第27-29页 |
·加强地方政府网站建设的意义 | 第27页 |
·昆明信息港的经验 | 第27-29页 |
·重视网上意见建议的作用 | 第29-31页 |
·及时收集掌握网络舆情 | 第29-30页 |
·发挥本地网络论坛凝聚力 | 第30页 |
·推进网络政民互动工作 | 第30-31页 |
·主动沟通改善网络舆论 | 第31-32页 |
·发挥网络发言人的作用 | 第32-33页 |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公共关系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