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MBA教育创新的意义 | 第11-12页 |
| ·整合高校和企业资源的意义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第2章 中国MBA营销大赛的战略规划 | 第14-19页 |
| ·大赛的战略定位 | 第14页 |
| ·举办大赛的战略愿景 | 第14-15页 |
| ·将MBA纳入企业人才库 | 第14页 |
| ·提高合作企业知名度 | 第14-15页 |
| ·增加合作高校的知名度 | 第15页 |
| ·创立大赛品牌 | 第15页 |
| ·举办大赛的战略使命 | 第15-17页 |
| ·使弱品牌转向强品牌的战略使命 | 第15-16页 |
| ·通过整合来推动全面营销活动的战略使命 | 第16页 |
| ·构建衍生子品牌的战略使命 | 第16-17页 |
| ·举办大赛的战略目标 | 第17-19页 |
| ·大赛资金来源的引资目标 | 第17页 |
| ·大赛举办的平台目标 | 第17页 |
| ·增加大赛影响力的目标 | 第17-19页 |
| 第3章 中国MBA营销大赛实施的环境分析 | 第19-25页 |
| ·观众的特征和需求分析 | 第19-20页 |
| ·市场和环境竞争分析 | 第20-22页 |
| ·观众对于"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市场需求 | 第20-21页 |
| ·在四川成都地区发展"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市场趋势 | 第21页 |
| ·环境扫描 | 第21-22页 |
| ·策划人的资源和能力 | 第22-25页 |
| ·学校与企业和媒体资源 | 第22-23页 |
| ·募集资金与组织管理能力 | 第23页 |
| ·中国MBA营销大赛SWOT分析 | 第23-25页 |
| 第4章 中国MBA营销大赛的运作和实施分析 | 第25-32页 |
| ·大赛运作产品分析 | 第25-26页 |
| ·电视制作的产品分类 | 第25页 |
| ·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 | 第25-26页 |
| ·报名培训和比赛的流程和形式分析 | 第26-29页 |
| ·报名的流程和形式 | 第26页 |
| ·培训的流程和形式 | 第26-27页 |
| ·比赛的流程和形式 | 第27-29页 |
| ·大赛的组织与人力资源和奖惩制度 | 第29-32页 |
| ·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目标 | 第29-31页 |
| ·运营团队的奖励制度 | 第31页 |
| ·运营团队的惩罚制度 | 第31-32页 |
| 第5章 中国MBA营销大赛的营销推广 | 第32-43页 |
| ·大赛举办前期需进行的调查 | 第32-34页 |
| ·调查目标和内容 | 第32页 |
| ·针对企业的问卷调查 | 第32-33页 |
| ·针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的结果 | 第33-34页 |
| ·对中国MBA营销大赛进行STP分析 | 第34-37页 |
| ·针对大赛进行市场细分的步骤和条件 | 第34-35页 |
| ·针对大赛选择目标市场的分析 | 第35-36页 |
| ·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的市场定位 | 第36-37页 |
| ·针对品牌造势和传播的手段方法 | 第37-41页 |
| ·正式赛前期的热身赛 | 第37-38页 |
| ·运用互联网络维护公共关系 | 第38-39页 |
| ·运用互联网络进行比赛相关话题的炒作宣传 | 第39-41页 |
| ·比赛举办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41-43页 |
| ·选手不能参赛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41页 |
| ·评委不能参赛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41页 |
| ·预算成本发生变化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41页 |
| ·比赛主办电视台发生变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41-42页 |
| ·主赞助企业发生变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42-43页 |
| 第6章 中国MBA营销大赛的财务分析 | 第43-50页 |
| ·盈利模式 | 第43-45页 |
| ·大赛预算收入的财务分析 | 第45-48页 |
| ·大赛收入和成本结构和预测表 | 第45-47页 |
| ·大赛第1-5年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测算表 | 第47-48页 |
| ·成立运营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合伙人要求 | 第48-50页 |
| ·公司基本情况 | 第48页 |
| ·创业合伙人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