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6-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6-9页 |
·选题的由来 | 第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6-9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 第12-25页 |
·以人为本的概念 | 第12-16页 |
·关于"以人为本"中"人"的含义 | 第12-13页 |
·关于"以人为本"中"本"的含义 | 第13-14页 |
·以人为本的内涵 | 第14-16页 |
·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比较 | 第16-18页 |
·以人为本与古代民本思想的共同点 | 第16-17页 |
·以人为本思想与古代民本思想的区别 | 第17页 |
·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17-18页 |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比较 | 第18-21页 |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联系 | 第19页 |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差异 | 第19-20页 |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借鉴意义 | 第20-21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内涵 | 第21-25页 |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涵义 | 第21-23页 |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特点 | 第23页 |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 | 第25-32页 |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背景 | 第25-27页 |
·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 第27-28页 |
·注重人文关怀 | 第28-29页 |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29页 |
·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特征 | 第29-32页 |
·突出了人的目标意义 | 第29-30页 |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 第30-31页 |
·关注人的长远利益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推进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贯彻落实 | 第32-43页 |
·在各项工作中切实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32-33页 |
·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经济建设 | 第33-34页 |
·经济建设要以"以人为本"为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 第33-34页 |
·经济建设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 第34页 |
·以实现人民民主为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第34-37页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发展党内民主 | 第35-36页 |
·坚持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实行依法治国 | 第36页 |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途径 | 第36-37页 |
·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强文化建设 | 第37-39页 |
·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第38页 |
·坚持文化创新 | 第38页 |
·协调基层文化的发展 | 第38-39页 |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39-40页 |
·民生问题建设存在一定问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 第39页 |
·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39-40页 |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第40-43页 |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 | 第41页 |
·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道德观念 | 第41页 |
·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