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引论 | 第6-16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6-8页 |
| 1.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 第6页 |
| 2.选题的背景 | 第6-8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的基本构架 | 第12-13页 |
| 1.案例国家的选择和思路 | 第12-13页 |
| 2.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第13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 一、20 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史演进 | 第16-24页 |
| (一)1966---1983 年:学校效能与有效学校研究时期 | 第16-20页 |
| (二)1983---1999 年: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时期 | 第20-24页 |
| 二、20 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特点 | 第24-28页 |
| (一)研究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 | 第24-25页 |
| (二)研究宗旨:追求教育绩效改进 | 第25-26页 |
| (三)研究过程:基于校本实践 | 第26页 |
| (四)研究内容:多元性 | 第26-27页 |
| (五)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 第27-28页 |
| 三、20 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对我国学校管理的启示 | 第28-34页 |
| (一)树立学校持续发展的效能观,加强学校效能建设 | 第28-29页 |
| (二)组建一支有效的学校团队,通过培养团队效能,实现学校绩效 | 第29页 |
| (三)发挥校长的教学领导作用,提高学校效能 | 第29-30页 |
| (四)创新校本管理,彰显学校特色 | 第30-33页 |
| (五)完善效能管理机制,实施目标管理评价,利用反馈作出改进和发展 | 第33-34页 |
| 四、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