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综合集成的驾驶疲劳识别

第一章 引言第1-20页
 1.1 疲劳识别的意义第7-9页
 1.2 疲劳驾驶的相关概念第9-10页
 1.3 疲劳识别研究现状第10-17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7-20页
第二章 人眼的定位与跟踪第20-34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人眼定位第20-24页
  2.2.1 基于灰度投影的人眼粗定位第21-23页
  2.2.2 基于分块复杂度的人眼定位第23-24页
 2.3 粒子滤波器第24-29页
  2.3.1 粒子滤波器原理第25-26页
  2.3.2 粒子滤波器算法第26-27页
  2.3.3 卡尔曼粒子滤波器第27-29页
 2.4 基于颜色和纹理复合特征的双状态人眼跟踪第29-34页
  2.4.1 颜色和纹理复合特征第29-32页
  2.4.2 双状态人眼跟踪第32-33页
  2.4.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3-34页
第三章 眼睛运动特征提取第34-49页
 3.1 眼睛运动参数介绍第34-38页
  3.1.1 眼皮运动参数第34-36页
  3.1.2 视线参数第36-38页
 3.2 眼皮运动参数提取第38-42页
  3.2.1 人眼 Gabor纹理特征第39-40页
  3.2.2 基于 RBF神经网络的眼睛状态分类第40-41页
  3.2.3 眼皮运动参数提取第41-42页
 3.3 视线参数提取第42-47页
  3.3.1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第42-44页
  3.3.2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视线定位第44-46页
  3.3.3 视线参数提取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嘴部和头部运动特征提取第49-59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其他参数介绍第50-52页
  4.2.1 参数YawnFreq:第50-51页
  4.2.2 参数NodFreq第51-52页
 4.3 参数提取第52-57页
  4.3.1 利用人脸器官分布比例确定嘴巴区域第52-54页
  4.3.2 基于图像分割的嘴巴尺寸检测第54-56页
  4.3.3 头部运动参数提取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疲劳识别第59-69页
 5.1 引言第59-60页
 5.2 基于PVT的疲劳程度量化第60-61页
 5.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疲劳识别第61-63页
  5.3.1 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第61-62页
  5.3.2 模糊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第62-63页
 5.4 基于BAGGING模糊神经网络的疲劳识别第63-64页
 5.5 疲劳检测实验结果第64-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2页
 6.1 总结第69-70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西翻译理论的文化比较
下一篇: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