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与支持向量机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2 论文框架 | 第8-9页 |
3 主要创新 | 第9-10页 |
第一章 信用评级系统研究 | 第10-32页 |
·信用评级概述 | 第10-13页 |
·信用评级的概念 | 第10-11页 |
·信用评级的过程和内容 | 第11-13页 |
·信用评级的专家方法 | 第13-17页 |
·专家分析法 | 第13-14页 |
·信用记分表法 | 第14-15页 |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15-17页 |
·信用评级的统计方法 | 第17-25页 |
·Z 评分模型 | 第17-18页 |
·信用评级的统计观点 | 第18-19页 |
·分类器的特征集 | 第19-20页 |
·分类器的训练和评价 | 第20-25页 |
·信用评级的风险管理背景 | 第25-31页 |
·信用评级的风险管理本质 | 第25-27页 |
·信用评级的风险管理意义 | 第27-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综述 | 第32-46页 |
·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概述 | 第32-34页 |
·模式识别方法概述 | 第32-33页 |
·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历史和现状 | 第33-34页 |
·密度估计法 | 第34-37页 |
·贝叶斯决策准则 | 第34-35页 |
·密度估计参数法 | 第35页 |
·密度估计非参数法 | 第35-37页 |
·线性判别模型 | 第37-43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感知器准则判别 | 第38-39页 |
·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判别 | 第39-40页 |
·Fisher 准则判别 | 第40页 |
·Logistic 线性判别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非线性判别模型 | 第43-46页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43-45页 |
·树方法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支持向量机理论与算法综述 | 第46-62页 |
·统计学习理论综述 | 第46-52页 |
·统计学习理论概述 | 第46-47页 |
·经验风险最小化准则 | 第47-48页 |
·统计学习理论的关键定理 | 第48-50页 |
·VC 维与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 | 第50-52页 |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 | 第52-58页 |
·线性分类器 | 第52-55页 |
·非线性分类器 | 第55-56页 |
·多类别分类器 | 第56-58页 |
·支持向量机算法和应用综述 | 第58-62页 |
·算法和应用综述 | 第58-59页 |
·BSVM 算法 | 第59页 |
·v-SVM 算法 | 第59-60页 |
·LS-SVM 算法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SVM 在信用分析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 第62-78页 |
·一般试验过程 | 第63-67页 |
·一般试验过程 | 第63页 |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第63-64页 |
·特征选择 | 第64-65页 |
·特征提取 | 第65页 |
·模型选择 | 第65页 |
·模型训练 | 第65-66页 |
·结果评价 | 第66-67页 |
·实证研究 | 第67-76页 |
·数据来源 | 第67-68页 |
·训练过程设计 | 第68-71页 |
·训练结果 | 第71-74页 |
·与其他模型对比 | 第74-76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76-78页 |
·优化目标和泛化能力 | 第76-77页 |
·适用性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8-81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 | 第85-86页 |
详细摘要 | 第86-90页 |
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