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研究
1 绪论 | 第1-27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的概念 | 第12-18页 |
1.2.1 虚拟制造的概念 | 第12-14页 |
1.2.2 虚拟制造系统的概念 | 第14-16页 |
1.2.3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概念 | 第16-17页 |
1.2.4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 | 第17-18页 |
1.3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的特征 | 第18页 |
1.4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的分类 | 第18-19页 |
1.4.1 按重构粒度分类 | 第18-19页 |
1.4.2 按应用范围分类 | 第19页 |
1.5 可重构虚拟制造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9-24页 |
1.5.1 虚拟制造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 第19-20页 |
1.5.2 国外研究概况和热点 | 第20-23页 |
1.5.3 国内研究概况和热点 | 第23-24页 |
1.6 课题来源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1.6.1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6.2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结构 | 第24-26页 |
1.7 小结 | 第26-27页 |
2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7-37页 |
2.1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与可重构实际制造系统 | 第27-28页 |
2.2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的功能 | 第28-30页 |
2.3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30-31页 |
2.4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1-36页 |
2.4.1 虚拟制造系统的体系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2.4.2 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体系结构 | 第32-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3 虚拟设备重构的实现技术 | 第37-63页 |
3.1 虚拟设备资源的建模方法 | 第37-39页 |
3.2 系统零件的几何模型建模方法 | 第39-41页 |
3.2.1 零件的几何建模层次结构 | 第39-40页 |
3.2.2 零件的几何建模流程 | 第40-41页 |
3.3 零件的显示几何模型实现 | 第41-45页 |
3.3.1 UML简介 | 第41-42页 |
3.3.2 VRML简介 | 第42-43页 |
3.3.2 VRML文件的解析 | 第43-45页 |
3.4 零件特征数据的获取与反馈 | 第45-48页 |
3.4.1 UG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包 | 第46-47页 |
3.4.2 UG软件中特征数据的获取 | 第47页 |
3.4.3 UG软件中特征数据的反馈 | 第47-48页 |
3.5 零件的特征匹配与模型重构 | 第48-51页 |
3.5.1 特征匹配与模型重构算法 | 第48-49页 |
3.5.2 特征匹配与模型重构的面向对象设计 | 第49-51页 |
3.6 零件几何模型的显示 | 第51-52页 |
3.7 零件运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2-56页 |
3.7.1 零件运动属性仿真模型的坐标变换 | 第53-55页 |
3.7.2 零件运动仿真模型设计 | 第55-56页 |
3.8 虚拟设备重构的实现 | 第56-62页 |
3.8.1 虚拟设备重构的建模 | 第56-57页 |
3.8.2 虚拟设备重构的实现方法 | 第57-59页 |
3.8.3 卧式加工中心重构实例 | 第59-62页 |
3.8 小结 | 第62-63页 |
4 虚拟制造系统单元重构研究 | 第63-83页 |
4.1 单元重构中虚拟设备资源的参数模型 | 第63-67页 |
4.1.1 虚拟设备模型的数据结构 | 第63-65页 |
4.1.2 虚拟设备模型数据结构 | 第65-67页 |
4.2 虚拟制造单元重构的基本形式 | 第67-68页 |
4.3 制造单元成组问题的研究概况 | 第68-72页 |
4.4 虚拟制造单元重构目标函数 | 第72-76页 |
4.5 虚拟制造单元重构的遗传算法实现 | 第76-78页 |
4.6 虚拟制造单元重构实例分析 | 第78-82页 |
4.9 小结 | 第82-83页 |
5 虚拟制造系统布局规划研究 | 第83-102页 |
5.1 引言 | 第83页 |
5.2 制造系统设备布局研究的概况 | 第83-85页 |
5.3 设备的参数化表示和作业空间设计 | 第85-88页 |
5.3.1 制造系统设备的参数化表示 | 第85-86页 |
5.3.2 系统制造设备的平面排列 | 第86-87页 |
5.3.3 系统制造设备的平面布局 | 第87-88页 |
5.4 制造设备的物理布局规划 | 第88-95页 |
5.4.1 系统制造设备的布局研究 | 第89-91页 |
5.4.2 单行设备布局问题的算法研究 | 第91-93页 |
5.4.3 多行设备布局问题的算法研究 | 第93-95页 |
5.5 逻辑重构单元中的物料设备路径规划 | 第95-99页 |
5.5.1 AGV运行中的阻塞问题 | 第95-97页 |
5.5.2 AGV路径规划的基本方法 | 第97-98页 |
5.5.3 虚拟制造单元中AGV的路径规划 | 第98-99页 |
5.6 虚拟制造系统中布局的实现 | 第99-100页 |
5.7 小结 | 第100-102页 |
6 虚拟制造系统制造过程仿真 | 第102-120页 |
6.1 引言 | 第102页 |
6.2 系统的宏观层次仿真和微观层次仿真 | 第102-103页 |
6.3 调度问题的研究概况 | 第103-106页 |
6.4 虚拟制造系统的动态调度问题 | 第106-112页 |
6 4.1 系统动态调度的目标函数 | 第107-108页 |
6.4.2 系统动态调度的改进遗传算法 | 第108-111页 |
6.4.3 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实现原理 | 第111-112页 |
6.5 虚拟制造系统远程制造仿真 | 第112-114页 |
6.6 系统的虚拟制造设备加工过程仿真 | 第114-117页 |
6.6.1 虚拟制造设备仿真系统结构 | 第114-115页 |
6.6.2 虚拟机床控制器的功能与实现 | 第115-117页 |
6.7 虚拟加工过程可视化仿真 | 第117-119页 |
6.8 小结 | 第119-120页 |
结束语 | 第120-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