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均衡原则的确立与实现--基于罪刑互动关系的论述
导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罪刑均衡原则的理论基础探究 | 第10-19页 |
第一节 报应主义下的罪刑均衡 | 第12-15页 |
一、等量报应刑论 | 第12-13页 |
二、等值报应刑论 | 第13-14页 |
三、法律报应刑论 | 第14页 |
四、报应刑论的简单评述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功利主义下的罪刑均衡 | 第15-19页 |
一、一般预防主义 | 第16-17页 |
二、特殊预防主义 | 第17-18页 |
三、功利刑论的简单评述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二元的罪刑均衡原则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我国刑法第五条的概括表述 | 第19-22页 |
一、刑事责任的简单论述兼论刑法结构 | 第20-21页 |
二、对刑法第五条的准确概括——“罪刑均衡原则”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二元的罪刑均衡原则的涵义 | 第22-25页 |
一、罪刑均衡之“罪”的二元性蕴涵 | 第22-23页 |
二、罪刑均衡之“刑”的二元性界定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罪刑均衡原则的实现系统简述 | 第25-33页 |
第一节 罪刑均衡的系统构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罪刑均衡的评价标准 | 第26-29页 |
一、罪质与刑质均衡 | 第26-28页 |
二、罪量与刑量均衡 | 第28页 |
三、罪度与刑度均衡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罪刑均衡的实现方式——罪刑互动 | 第29-33页 |
一、罪刑互动关系之罪的主导性 | 第30-32页 |
二、罪刑互动关系之刑的制约性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罪刑均衡实现之罪的主导性 | 第33-42页 |
第一节 罪的主导性之立法实现 | 第33-40页 |
一、在刑法总则中确认罪刑均衡 | 第34-38页 |
二、在刑法分则中确认罪刑均衡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罪的主导性之司法实现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罪刑均衡实现之刑的制约性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刑制罪在立法方面的表现 | 第43-46页 |
一、在立法中寻找刑制罪的踪迹 | 第43-45页 |
二、评述“攀比”现象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刑制罪在司法方面的表现 | 第46-48页 |
结论:罪刑均衡原则在动态中实现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5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5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