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PACS概述 | 第10-11页 |
| 1.1.2 PACS意义 | 第11页 |
| 1.1.3 PACS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DICOM标准 | 第14-23页 |
| 2.1 DICOM标准介绍 | 第14-18页 |
| 2.1.1 DICOM标准的发展简史 | 第14-15页 |
| 2.1.2 DICOM标准的组成 | 第15-17页 |
| 2.1.3 DICOM的信息模型 | 第17-18页 |
| 2.2 DICOM文件格式 | 第18-21页 |
| 2.2.1 DICOM文件基本结构 | 第18页 |
| 2.2.2 数据元素 | 第18-21页 |
| 2.3 DICOM的网络通讯协议 | 第21-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PACS | 第23-29页 |
| 3.1 PACS的功能和意义 | 第23-24页 |
| 3.2 PACS的系统组成 | 第24-26页 |
| 3.3 PACS的规模特点 | 第26-27页 |
| 3.4 PACS和医院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 | 第27页 |
| 3.5 PACS网络拓扑 | 第27-2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Web浏览PACS的体系结构研究 | 第29-40页 |
| 4.1 PACS体系结构的发展 | 第29-30页 |
| 4.2 B/S模式和C/S模式比较分析 | 第30-34页 |
| 4.2.1 C/S模式 | 第30-31页 |
| 4.2.2 B/S模式 | 第31-32页 |
| 4.2.3 C/S模式和B/S模式的分析比较 | 第32-34页 |
| 4.3 几种Web数据库访问方式比较 | 第34-38页 |
| 4.3.1 公共网关接口CGI | 第34-35页 |
| 4.3.2 ASP技术(Active Server Page) | 第35-36页 |
| 4.3.3 JSP技术(Java Server Page) | 第36-38页 |
| 4.4 基于B/S模式PACS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38-39页 |
| 4.4.1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PACS系统 | 第38页 |
| 4.4.2 远程医疗在B/S模式PACS系统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 4.4.3 其他方式实现的B/S模式PACS | 第3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浏览器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40-47页 |
| 5.1 系统平台和软件准备 | 第40页 |
| 5.2 系统设计的基本工作流程图 | 第40-41页 |
| 5.3 系统体系结构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 5.4 Web服务器设计 | 第42页 |
| 5.5 数据库访问系统的设计 | 第42-45页 |
| 5.5.1 DICOM图像数据库系统 | 第43页 |
| 5.5.2 数据库访问方式的设计 | 第43-45页 |
| 5.6 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流示意图 | 第45-46页 |
| 5.7 PACS Web浏览器的功能 | 第46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客户端浏览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 第47-57页 |
| 6.1 软件总体设计 | 第47-49页 |
| 6.1.1 软件功能设计 | 第47-48页 |
| 6.1.2 软件界面设计 | 第48页 |
| 6.1.3 软件总体结构 | 第48-49页 |
| 6.2 数据字典的数据结构 | 第49-51页 |
| 6.2.1 数据元素的数据结构 | 第49-50页 |
| 6.2.2 信息对象的数据结构 | 第50-51页 |
| 6.3 数据读取模块 | 第51-52页 |
| 6.4 文件类型的判断 | 第52页 |
| 6.5 图像处理 | 第52-53页 |
| 6.5.1 旋转处理 | 第52-53页 |
| 6.5.2 灰度变换 | 第53页 |
| 6.6 实现的界面及Viewer类介绍 | 第53-56页 |
| 6.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服务器端的实现 | 第57-61页 |
| 7.1 Web服务器的实现 | 第57-58页 |
| 7.1.1 Web服务器的配置 | 第57-58页 |
| 7.1.2 DNS配置 | 第58页 |
| 7.1.3 Web发布 | 第58页 |
| 7.2 数据库访问系统的实现 | 第58-60页 |
| 7.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1-64页 |
| 8.1 结论 | 第61页 |
| 8.2 讨论 | 第61-62页 |
| 8.3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