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变电站接地网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变电站接地网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变电站接地网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接地网的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12-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多层水平分层土壤中点电流源的格林函数 | 第17-26页 |
·多层水平分层土壤中点电流源格林函数的建立 | 第17-19页 |
·恒定电场中的拉普拉斯方程及其解 | 第17-18页 |
·多层水平分层土壤中点电流源的格林函数 | 第18-19页 |
·快速计算格林函数的复镜像法 | 第19-20页 |
·复镜像法中格林函数待定系数的直接自适应采样方法 | 第20-22页 |
·算例 | 第22-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多层水平分层土壤的电阻率模型 | 第26-39页 |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 第26-27页 |
·多层水平分层土壤电阻率的等效 | 第27-29页 |
·土壤视在电阻率的计算值 | 第27-28页 |
·目标函数的建立及土壤结构的反演方法 | 第28-29页 |
·多层水平分层土壤电阻率模型的建立步骤 | 第29页 |
·土壤视在电阻率对各土壤参数的偏导数 | 第29-33页 |
·使用复镜像法求土壤视在电阻率对各土壤参数偏导数的值 | 第30-31页 |
·求 对各土壤参数偏导数的递推式 | 第31-33页 |
·多层水平分层土壤电阻率模型参数初始值的选定 | 第33-34页 |
·算例 | 第34-38页 |
·两层土壤结构 | 第34-35页 |
·三层土壤结构 | 第35页 |
·四层土壤结构 | 第35-36页 |
·六层土壤结构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接地网的工频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39-49页 |
·接地网泄漏电流方程的建立 | 第39-42页 |
·电位在单段导体上的连续性 | 第39-40页 |
·接地网泄漏电流方程的建立 | 第40-42页 |
·圆柱导体段的自阻抗 | 第42页 |
·接地网导体之间的互感效应 | 第42-46页 |
·接地网轴向电流方程的建立 | 第43-45页 |
·悬浮极的分段方法 | 第45-46页 |
·算例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接地网工频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的扩展 | 第49-56页 |
·垂直分层土壤中接地网的工频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输电线路及铁塔附近三维工频电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50-52页 |
·复电阻率及多层媒质中的格林函数 | 第50-51页 |
·输电线路及铁塔附近三维工频电场的计算 | 第51-52页 |
·接地网上连接绝缘电缆的处理方法 | 第52-55页 |
·基本方法 | 第52-53页 |
·接地网工频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的矩阵表述 | 第53-54页 |
·电缆参数的计算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接地网的高频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56-66页 |
·半无限大导电媒质中电流元的时谐电磁场及复镜像法逼近 | 第56-61页 |
·半无限大导电媒质中电流元的矢量磁位及索末菲积分 | 第56-59页 |
·广义函数束法 | 第59页 |
·复镜像法中对索末菲积分待定系数的自适应采样方法 | 第59-61页 |
·电场和磁场的计算 | 第61页 |
·接地网的高频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61-63页 |
·三角基函数的分布 | 第61-62页 |
·方程组的建立 | 第62-63页 |
·算例及方法验证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接地网频域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的实验验证 | 第66-75页 |
·华北电力大学试验接地网简介 | 第66页 |
·华北电力大学试验接地网的测量与计算 | 第66-70页 |
·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和建模 | 第67页 |
·接地阻抗和地表电位分布的测试和计算 | 第67-70页 |
·雷击接地网的测量与计算 | 第70-71页 |
·金属管线对变电站接地网及站外地电位升影响的测试与计算 | 第71-72页 |
·某500kV输电线路与铁塔附近三维工频电场的测量与计算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八章 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 | 第75-95页 |
·变电站接地网频域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包的开发 | 第75-76页 |
·土壤电阻率模型分析软件 | 第75页 |
·变电站接地网频域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 | 第75-76页 |
·工程应用之一--双层土壤中接地网接地电阻补偿测量法的修正曲线 | 第76-79页 |
·接地电阻误差修正曲线 | 第77-78页 |
·电压极位置修正曲线 | 第78-79页 |
·工程应用之二--变电站外地电位升的抑制防护 | 第79-83页 |
·计算模型 | 第79-80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0-82页 |
·防护措施及分析 | 第82-83页 |
·工程应用之三--周围建筑物地基对变电站接地网的影响 | 第83-85页 |
·工程应用之四--某50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 | 第85-87页 |
·接地网设计和初步安全性分析 | 第85-86页 |
·接地电阻测量 | 第86页 |
·土壤电阻率模型调整及接地网安全性的再分析 | 第86-87页 |
·工程应用之五--接地网与接于其上的电缆在工频和雷击时的相互影响 | 第87-93页 |
·工频时低压直流电缆对接地网的影响 | 第88-89页 |
·雷直击接地网时电缆铠装上的瞬时电流和芯线上感应的瞬时电压 | 第89-93页 |
·工程应用之六--超高压铁塔周围三维电场分布的计算和应用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致 谢 | 第104-105页 |
附 录 | 第105-10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6-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