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优化问题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19页 |
| 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性研究 | 第19-30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 第19-20页 |
| ·网络与交通网络 | 第19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 第19-20页 |
| ·轨道交通线路 | 第20-26页 |
| ·轨道交通线路基本类型 | 第20-21页 |
| ·直线型线路 | 第21-24页 |
| ·环型线路 | 第24-25页 |
| ·线路重要度 | 第25-26页 |
| ·轨道交通换乘节点 | 第26-27页 |
| ·换乘节点 | 第26页 |
| ·换乘节点重要度 | 第26-27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点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网络化条件下单一线路行车组织优化研究 | 第30-46页 |
| ·优化思路 | 第30页 |
| ·网络化条件下客流分析 | 第30-34页 |
| ·网络客流基本特点 | 第31页 |
| ·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31-33页 |
| ·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 ·行车组织优化要素分析 | 第34-39页 |
| ·列车编组方案 | 第34-36页 |
| ·列车交路选择 | 第36-39页 |
| ·行车组织优化原则 | 第39-40页 |
| ·基于网络的单线车辆编组和行车间隔优化模型 | 第40-45页 |
| ·模型假设 | 第41页 |
| ·变量及符号说明 | 第41-42页 |
| ·模型构建 | 第42-44页 |
| ·算法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网络化条件下多条线路行车组织协调优化研究 | 第46-61页 |
| ·协调优化的背景和基本思路 | 第46-48页 |
| ·协调优化的背景 | 第46-47页 |
| ·协调优化的基本思路 | 第47-48页 |
| ·换乘时间研究 | 第48-52页 |
| ·换乘走行时间 | 第48-52页 |
| ·换乘等待时间 | 第52页 |
| ·两线间列车运行协调优化模型 | 第52-57页 |
| ·前提假设和变量说明 | 第53-54页 |
| ·列车运行协调数学建模 | 第54-56页 |
| ·模型分析及求解 | 第56-57页 |
| ·多线间列车运行协调优化 | 第57-60页 |
| ·协调的复杂性 | 第57-58页 |
| ·多线间列车运行的递阶协调优化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案例分析 | 第61-73页 |
| ·案例设计 | 第61-64页 |
| ·路网选取 | 第61页 |
| ·线路协调次序 | 第61-62页 |
| ·换乘节点协调次序 | 第62-64页 |
| ·单条线路行车组织优化 | 第64-65页 |
| ·多条线路行车组织协调优化 | 第65-72页 |
| ·数据采集及分析 | 第65-69页 |
| ·优化结果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附录A | 第78-79页 |
| 附录B | 第79-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8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