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1页 |
| 第一章 催化酮的硅腈化反应文献综述 | 第11-39页 |
| 1 催化酮的硅腈化反应-消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1-25页 |
| 2 催化酮的不对称硅腈化反应-光学活性氰醇的制备 | 第25-38页 |
| ·非金属催化剂的应用 | 第26-28页 |
| ·金属络合催化剂的应用 | 第28-38页 |
| 3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39-42页 |
| 第三章 醛和酮的非手性催化硅腈化反应研究-消旋体的制备 | 第42-47页 |
| 1 考查碳酸钾的最低用量及反应溶剂对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 2 其它无机盐或有机盐对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 3 碳酸钾催化醛的非手性硅腈化反应 | 第44-45页 |
| 4 碳酸钾催化酮的非手性硅腈化反应 | 第45-46页 |
| 5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催化酮的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研究 | 第47-65页 |
| 1 配体设计与合成 | 第47-50页 |
| ·非手性氮氧添加剂的设计与合成 | 第47-48页 |
| ·手性配体的设计与合成 | 第48-50页 |
| 2 酮的催化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研究 | 第50-62页 |
| ·消旋体的制备及分析条件的建立 | 第50-52页 |
| ·手性配体的初步筛选 | 第52-53页 |
| ·添加剂用量的优化及进一步筛选手性配体 | 第53-54页 |
| ·底物浓度对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54页 |
| ·添加剂的结构对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 ·反应温度对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56页 |
| ·催化剂用量对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56-57页 |
| ·手性配体的结构对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中心金属对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溶剂对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59页 |
| ·抗衡离子对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底物结构对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60-62页 |
| 3 机理的初步研究及假设 | 第62-64页 |
| 4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实验部分 | 第65-85页 |
| 1 仪器与试剂 | 第65页 |
| 2 非手性氮氧化合物的合成 | 第65-68页 |
| 3 手性配体的合成 | 第68-75页 |
| ·联萘酚类配体的合成 | 第68-69页 |
| ·氨基醇类配体的合成 | 第69-70页 |
| ·席佛碱类配体的合成 | 第70-75页 |
| 4 消旋氰醇硅醚的制备 | 第75-79页 |
| ·醛的消旋氰醇硅醚的制备 | 第75-76页 |
| ·酮的消旋氰醇硅醚的制备 | 第76-79页 |
| 5 光学活性氰醇硅醚的制备 | 第79-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声明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作者简历 | 第90-91页 |
| 部分附图 | 第91-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