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3页 |
1 绪论 | 第13-33页 |
·企业组织惯域理论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企业惯域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26页 |
·Po-lung Yu的个人惯域理论(PHD) | 第14-19页 |
·关于能力集的研究 | 第19-20页 |
·关于组织惯域理论研究 | 第20-25页 |
·既有组织理论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组织惯域理论 | 第23-25页 |
·既有惯域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 第25-26页 |
·选题意义 | 第26-28页 |
·理论意义 | 第26-27页 |
·实践意义 | 第27-28页 |
·企业惯域理论研究的思路方法 | 第28-33页 |
·研究思路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 | 第29-33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论文的体系结构 | 第30-33页 |
2 组织的行为过程基础 | 第33-51页 |
·对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再认识 | 第33-36页 |
·复杂科学原理 | 第33-35页 |
·组织特征 | 第35-36页 |
·组织行为动态过程研究 | 第36-49页 |
·Yu的个人行为/决策动态模式 | 第37-39页 |
·既有组织行为模式 | 第39-41页 |
·组织应激 | 第41-43页 |
·信元与信元总体 | 第43-46页 |
·组织行为动态过程模式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3 企业组织惯域界定、特征及作用研究 | 第51-71页 |
·企业组织惯域(EOHD)界定 | 第51-56页 |
·习惯(Habitual)、定势(Sets)与惯域 | 第51-54页 |
·习惯(Habitual)、定势(Sets) | 第51-53页 |
·惯域 | 第53-54页 |
·企业组织惯域(Enterpuner Organaztion Habitual Domains) | 第54-56页 |
·企业组织惯域层次模型 | 第56-58页 |
·企业组织惯域的自组织特征分析 | 第56-57页 |
·关于自组织 | 第56-57页 |
·EOHD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 第57页 |
·企业组织惯域层次模型 | 第57-58页 |
·企业组织惯域存在的微观机理分析 | 第58-61页 |
·研究途径 | 第58-59页 |
·EOHD存在微观机理分析 | 第59-61页 |
·企业惯域基本特征与作用 | 第61-66页 |
·企业惯域基本特征 | 第61-63页 |
·简单性与复杂性 | 第61页 |
·稳定性与变动性 | 第61-62页 |
·整体性与分形性 | 第62-63页 |
·吸收性与排斥性-外部信息 | 第63页 |
·企业组织惯域作用 | 第63-66页 |
·企业组织惯域作用-“双重性”理论 | 第63-65页 |
·基于“黄金分割律”的企业惯域稳变关系适度 | 第65-66页 |
·企业组织惯域分类 | 第66-68页 |
·企业惯域变化形式 | 第68-71页 |
4 企业组织惯域演化机理研究 | 第71-95页 |
·企业组织惯域演化机理的研究方法-协同学理论 | 第71-74页 |
·研究自组织现象的主要方法 | 第71-72页 |
·协同学基本原理、思想 | 第72-74页 |
·企业组织惯域演化的机理研究 | 第74-86页 |
·假设与建立模型 | 第74-75页 |
·运动方程 | 第75-78页 |
·运动方程的定态解 | 第78-82页 |
·模型含义 | 第82-86页 |
·模型结论 | 第86-90页 |
·转移概率P_x(x)-EOHD演化的关键参量 | 第86-89页 |
·企业内部环境作用 | 第87-88页 |
·企业外部环境作用 | 第88-89页 |
·时滞性-EOHD演化的特征之一 | 第89页 |
·扩展的结论 | 第89-90页 |
·案例研究 | 第90-95页 |
·UTStarcom公司概况 | 第90页 |
·公司历程(1995年~2002年9月) | 第90-92页 |
·UTStarcom企业经营惯域的螺旋式变化 | 第92-95页 |
5 企业组织惯域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95-109页 |
·企业组织惯域(EOHD)刚性评价意义 | 第95-97页 |
·EOHD刚性界定 | 第95-96页 |
·评价意义 | 第96-97页 |
·EOHD刚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97-98页 |
·EOHD刚性评价模型 | 第98-100页 |
·实证研究 | 第100-109页 |
·安徽邮政概述 | 第100-104页 |
·对安徽邮政EOHD定性定量分析(1999-2001年) | 第104-109页 |
6 EOHD理论应用与改善对策研究 | 第109-127页 |
·企业惯域与企业生命周期 | 第109-112页 |
·EOHD与企业的成长期 | 第109-111页 |
·企业惯域积极效用与企业成熟阶段(再生期) | 第111页 |
·企业惯域消极效用与企业老化阶段 | 第111-112页 |
·基于EOHD理论企业并购(M&A)观 | 第112-116页 |
·并购概述 | 第112-114页 |
·并购中的企业惯域时滞性 | 第114-115页 |
·并购中企业文化惯域变动模式研究 | 第115-116页 |
·改善EOHD对策研究 | 第116-127页 |
·改善EOHD的意义 | 第117-119页 |
·改善对策 | 第119-127页 |
·建立检查机制 | 第119-120页 |
·动态组织结构 | 第120-121页 |
·建立组织学习机制 | 第121-122页 |
·改善领导层惯域 | 第122-123页 |
·人力资源多样化 | 第123-124页 |
·与信息技术共进 | 第124-12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致谢 | 第130-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7页 |
在校期间主要工作和发表文章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