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5-21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5-6页 |
2 研究进展 | 第6-18页 |
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4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闸概况 | 第21-32页 |
第三章 入海水道与分淮入沂的标准 | 第32-41页 |
1 分流特点 | 第32页 |
2 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3 数学模型 | 第33-40页 |
4 闸孔规模 | 第40页 |
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下游水流衔接 | 第41-49页 |
1 水流衔接特点 | 第41页 |
2 水流衔接形态的判别 | 第41-43页 |
3 消能计算 | 第43-47页 |
4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始放过程水力计算 | 第49-52页 |
1 始放特点 | 第49页 |
2 始放过程计算 | 第49-51页 |
3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模型试验验证 | 第52-60页 |
1 模型设计 | 第52页 |
2 量测仪器 | 第52-53页 |
3 试验成果 | 第53-60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0-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