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一、 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原理与制度比较 | 第7-14页 |
(一) 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 | 第7-9页 |
(二) 公司治理原则的发展与比较 | 第9-14页 |
1、 公司治理原则的起源与发展 | 第9-11页 |
2、 公司治理模式与比较 | 第11-14页 |
二、 内部监督机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4-19页 |
(一) 内部监督机制在公司治理模式中的地位和比较 | 第14-17页 |
(二) 内部监督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意义 | 第17页 |
(三) 内部监督法律机制的完善对公司治理的核心作用 | 第17-19页 |
三、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法律规制的现状和缺陷 | 第19-27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1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现状 | 第21-23页 |
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现状 | 第21-22页 |
2、 “郑百文”事件体现出的内部监督失控 | 第22-23页 |
(三) 内部监督失控产生原因的总体分析 | 第23-27页 |
1、 内部监督失控产生的总体原因 | 第23-25页 |
2、 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原因的具体分析 | 第25-27页 |
四、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内部监督法律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 第27-43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法律机制在现行法律体系下的完善 | 第27-35页 |
1、 对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可行性建议 | 第27-30页 |
2、 建立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分析与建议 | 第30-35页 |
(二) 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内部监督法律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几点建议 | 第35-43页 |
1、 建立独立监事机制的建议 | 第35-40页 |
2、 建立权威监督机构的建议 | 第40-43页 |
结束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