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回顾 | 第12-16页 |
·从内部控制理论角度 | 第12-13页 |
·从资本结构、治理结构角度 | 第13-15页 |
·从国家监管政策及法规角度 | 第15页 |
·从风险预警财务指标体系角度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分析 | 第18-23页 |
·财务风险的内涵 | 第18页 |
·一般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证券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第3章 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对财务风险控制的效应研究 | 第23-31页 |
·证券公司外部监管对财务风险约束效应 | 第23-26页 |
·“市场准入”监管保障自有资本水平 | 第24页 |
·“信息披露”监管监控财务风险 | 第24-25页 |
·“风险量化”监管设定财务预警指标 | 第25页 |
·“市场退出”监管产生破产成本威慑 | 第25-26页 |
·证券公司内部治理对财务风险的约束效应 | 第26-28页 |
·内部治理结构控制财务风险 | 第26-27页 |
·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化解财务风险 | 第27页 |
·企业文化塑造风险防范意识 | 第27-28页 |
·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互动协同对财务风险的深层抑制效应分析 | 第28-31页 |
·降低控制财务风险总成本 | 第28-29页 |
·减少财务风险控制漏洞 | 第29页 |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力度 | 第29-31页 |
第4章 我国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特征与表现 | 第31-38页 |
·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特征 | 第31-35页 |
·收入过度依赖市场行情 | 第31-32页 |
·净资本抗御风险能力薄弱 | 第32页 |
·筹资困难资金链脆弱 | 第32-33页 |
·新时代下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特征 | 第33-35页 |
·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点 | 第35-38页 |
·证券自营业务内控失范 | 第35页 |
·证券承销业务风险过高 | 第35-36页 |
·挪用客户资金风险收益失衡 | 第36页 |
·违规国债回购加大或有负债 | 第36-37页 |
·金融衍生工具放大风险 | 第37-38页 |
第5章 我国证券公司外部监管与内部冶理现状分析与实践应用研究 | 第38-54页 |
·证券公司外部监管缺陷分析 | 第38-40页 |
·监管司法弱效性分析 | 第38页 |
·监管决策非科学性分析 | 第38-39页 |
·自律机构弱独立性分析 | 第39-40页 |
·证券公司内部治理缺陷分析 | 第40-42页 |
·治理结构虚置分析 | 第40-41页 |
·内部控制困境分析 | 第41页 |
·企业文化缺乏长期导向 | 第41-42页 |
·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分离下的制度控制点设计不当分析 | 第42-43页 |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制度 | 第42-43页 |
·国债回购制度 | 第43页 |
·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互动实践—证券公司合规管理 | 第43-49页 |
·全面启动的合规管理 | 第44页 |
·合规管理的内涵 | 第44-46页 |
·合规管理中的“内外互动”体现 | 第46-49页 |
·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互动实践—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之案例分析 | 第49-52页 |
·泰阳证券公司合规工作开展情况 | 第49-50页 |
·开展合规管理控制财务风险 | 第50-52页 |
·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互动实践—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之问题分析 | 第52-54页 |
·证券公司外部合规法规制度体系缺失 | 第52页 |
·证券公司内部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 第52-54页 |
第6章 证券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 第54-62页 |
·完善法规制度,有效打击违法违规 | 第54-55页 |
·完善监管体制,强化外部监管 | 第55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 第55-56页 |
·实现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有效协同与互动 | 第56-58页 |
·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 | 第56-57页 |
·实现监管行为与内部治理的协同互动 | 第57页 |
·完善外部监管法制建设与内部治理制度的有机对接 | 第57-58页 |
·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互动实践--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之对策建议 | 第58-62页 |
·尽快完善证券公司外部合规法律制度体系 | 第58页 |
·尽快完善证券公司内部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 第58-61页 |
·公司治理与合规建设并重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