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以及简要评述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第2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法律界定和发展状况 | 第16-20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法律界定 | 第16-17页 |
·概念 | 第16页 |
·本质特征 | 第16页 |
·基本要素 | 第16-17页 |
·意义 | 第17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实践中现有的几种农村小额信贷运作机构 | 第18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 第20-29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风险 | 第20-22页 |
·自然灾害风险 | 第20页 |
·信用道德风险 | 第20-21页 |
·市场风险 | 第21页 |
·其他风险 | 第21-22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法律困境 | 第22-27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法律困境表现 | 第22-25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法律困境成因分析 | 第25-27页 |
·法律制度的完善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意义 | 第27-29页 |
第4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需完善的主要内容 | 第29-36页 |
·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29-30页 |
·市场运行 | 第29页 |
·政策环境 | 第29-30页 |
·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解决的基本问题 | 第30-33页 |
·法律地位问题 | 第30-31页 |
·资金组织问题 | 第31页 |
·信用机制的建立问题 | 第31-32页 |
·贷款利率的确定问题 | 第32-33页 |
·法律制度的完善需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 第33-36页 |
·监管目的定位 | 第33页 |
·监管框架的设想 | 第33-34页 |
·监管法律的创建 | 第34-36页 |
第5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 第36-42页 |
·制定专门的小额信贷法律 | 第36-39页 |
·立法原因 | 第36页 |
·立法指导思想 | 第36-37页 |
·立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7-39页 |
·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9-40页 |
·立法模式的类型 | 第39页 |
·立法模式的选择及理由 | 第39-40页 |
·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 | 第40-42页 |
·建立对农村小额信贷的补贴制度 | 第40页 |
·健全信贷安全保障机制 | 第40-41页 |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