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高山灌丛生物量沿海拔梯度分配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灌丛群落生物量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外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地上部分生物量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地下部分生物量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8页 |
·祁连山基本概况 | 第16-17页 |
·试验区域基本概况 | 第17-18页 |
3 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样地调查 | 第19页 |
·灌丛群落生物量测定 | 第19页 |
·土壤因子的测定 | 第19-20页 |
·土壤水分测定 | 第19-20页 |
·土壤容重的测定 | 第20页 |
·土壤温度的测定 | 第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50页 |
·高山灌丛总生物量 | 第20-22页 |
·灌丛地上部分生物量 | 第22-27页 |
·地上部分生长 | 第22-23页 |
·枝生物量 | 第23-24页 |
·叶生物量 | 第24-26页 |
·地上部分总生物量 | 第26-27页 |
·灌丛地下部分生物量 | 第27-32页 |
·粗根生物量 | 第27-28页 |
·细根生物量 | 第28-30页 |
·须根生物量 | 第30-31页 |
·地下部分总生物量 | 第31-32页 |
·高山灌丛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 | 第32-33页 |
·灌丛群落草本层生物量 | 第33-38页 |
·草本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 第34-36页 |
·草本层地下生物量变化 | 第36-37页 |
·草本层生物量地上地下分配 | 第37-38页 |
·枯落物层生物量 | 第38-39页 |
·灌丛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 | 第39-41页 |
·环境因子对灌丛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第41-50页 |
·土壤质量含水量对灌丛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第41-45页 |
·土壤容重对灌丛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土壤温度对灌丛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0-55页 |
·灌丛生物量及其分配 | 第50-51页 |
·草本生物量及其分配 | 第51-52页 |
·枯落物生物量 | 第52-53页 |
·灌丛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 | 第53-54页 |
·土壤因子对于灌丛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第54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54-55页 |
6 研究趋势及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