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I. 引言 | 第9-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10-11页 |
| II.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听力理解 | 第11-15页 |
| ·听力理解的定义 | 第11-12页 |
| ·听力理解的实质 | 第12-14页 |
| ·听力理解的特征 | 第14页 |
| ·听力理解的三种模式 | 第14-15页 |
| ·衔接理论 | 第15-19页 |
| ·衔接的定义 | 第15-16页 |
| ·衔接理论的提出和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国内学者对于衔接理论的研究 | 第17-19页 |
| III. 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 第19-23页 |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听力能力的要求 | 第19页 |
| ·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 第19-23页 |
| IV.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 第23-32页 |
| ·形式衔接 | 第23-28页 |
| ·语音手段 | 第23-24页 |
| ·语法手段 | 第24-27页 |
| ·词汇手段 | 第27-28页 |
| ·意义衔接 | 第28-32页 |
| ·词句 | 第29页 |
| ·体裁 | 第29-32页 |
| V.结语 | 第32-33页 |
| VI.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