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3-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内容结构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营销绩效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 第21-32页 |
·营销绩效评价的有关理论 | 第21-27页 |
·“最大”、“最小”原则 | 第21-22页 |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 第22-25页 |
·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理论 | 第25-26页 |
·控制理论 | 第26-27页 |
·营销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27-32页 |
·平衡计分卡法 | 第28-29页 |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29页 |
·营销评价类别方式 | 第29-30页 |
·营销绩效评价方法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及营销绩效评价现状研究 | 第32-39页 |
·商业银行营销的概念和特点 | 第32-33页 |
·商业银行营销的概念 | 第32页 |
·商业银行营销的特点 | 第32-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剖析 | 第33-36页 |
·为客户服务的意识不强 | 第34-35页 |
·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 第35页 |
·不重视市场研究和开发 | 第35页 |
·市场定位不准确 | 第35页 |
·缺乏整体营销观念 | 第35-36页 |
·考核不科学,营销策略简单化 | 第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绩效评价现状 | 第36-39页 |
·评价指标片面 | 第37-38页 |
·评价定位模糊 | 第38页 |
·评价的方法落后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9-51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9-41页 |
·充分性原则 | 第39页 |
·可行性原则 | 第39-40页 |
·一致性原则 | 第40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40页 |
·预见性原则 | 第40-41页 |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绩效指标体系 | 第41-51页 |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 第42-43页 |
·商业银行财务效益评价体系 | 第43-46页 |
·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评价体系 | 第46-47页 |
·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能力评价体系 | 第47-48页 |
·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 第48-51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51-63页 |
·商业银行营销绩效评价过程 | 第51-57页 |
·建立评价指标集 | 第51-52页 |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第52页 |
·评价评语集 | 第52-53页 |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53-55页 |
·二级模糊评价 | 第55-56页 |
·三级模糊评价 | 第56-57页 |
·模型的应用 | 第57-63页 |
·确定各指标层权重 | 第57-59页 |
·构建二级指标权重 | 第59-60页 |
·评价评语集 | 第60页 |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60-61页 |
·二级模糊评价 | 第61页 |
·三级模糊变换 | 第61-62页 |
·商业银行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的应用 | 第62-63页 |
结束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 | 第68-70页 |
附录2 各级指标权重计算 | 第70-72页 |
附录3 模糊变换结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