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长模式、主要障碍与提升途径--浙江省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2页 |
·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理论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31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5-16页 |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本文对中小企业成长概念的界定 | 第21页 |
·企业成长模式理论综述 | 第21-27页 |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本文对中小企业成长模式概念的界定 | 第26-27页 |
·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理论综述 | 第27-31页 |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第28-31页 |
3 浙江省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现状分析 | 第31-64页 |
·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现状 | 第31-35页 |
·浙江中小企业主要成长模式 | 第35-59页 |
·集聚化成长模式 | 第35-40页 |
·创新型成长模式 | 第40-44页 |
·股份化成长模式 | 第44-46页 |
·国际化成长模式 | 第46-50页 |
·虚拟化成长模式 | 第50-52页 |
·合作型成长模式 | 第52-56页 |
·规模化成长模式 | 第56-58页 |
·补缺型成长模式 | 第58-59页 |
·浙江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的实现条件 | 第59-64页 |
4 案例分析 | 第64-80页 |
·集聚化成长模式案例分析 | 第64-69页 |
·依托“市场型”集群成长案例—大唐袜企 | 第64-67页 |
·依托专业市场成长案例—义乌小商品制造企业 | 第67-69页 |
·创新型成长模式案例分析—华峰集团 | 第69-72页 |
·国际化成长模式案例分析—东艺鞋业 | 第72-74页 |
·虚拟化成长模式案例分析—美特斯·邦威 | 第74-77页 |
·股份化成长模式案例分析—天正集团 | 第77-80页 |
5 影响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第80-95页 |
·中小企业成长障碍因素的分层分析 | 第80-88页 |
·企业层面 | 第80-83页 |
·政策层面 | 第83-85页 |
·环境层面 | 第85-88页 |
·主要障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第88-95页 |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第88-90页 |
·实证结果 | 第90-95页 |
6 中小企业成长的国际经验 | 第95-101页 |
·意大利 | 第95-96页 |
·英国 | 第96-97页 |
·德国 | 第97-98页 |
·瑞典 | 第98-99页 |
·日本 | 第99-100页 |
·韩国 | 第100-101页 |
7 提升浙江中小企业成长性的途径与对策 | 第101-111页 |
·外部环境的构建 | 第101-105页 |
·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 | 第101页 |
·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 第101-102页 |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服务环境 | 第102页 |
·树立全民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 第102-103页 |
·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营造合理的结构环境 | 第103页 |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 第103-104页 |
·挖掘资源要素潜力,改善资源环境 | 第104-105页 |
·改善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政策 | 第105-108页 |
·融资支持政策 | 第105-106页 |
·人才支持政策 | 第106页 |
·税收支持政策 | 第106-107页 |
·供地支持政策 | 第107页 |
·财政补贴政策 | 第107-108页 |
·创业扶持政策 | 第108页 |
·加强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企业内部建设 | 第108-111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主要结论 | 第111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附录 | 第117-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