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中国现代作家与道家文化

内容提要第1-8页
绪论 道家文化——古老而常新的文化美学第8-21页
 第一节 道家文化的哲学内涵第8-14页
 第二节 道家文化——不可忽略的审美尺度第14-21页
第一章 道家文化在现代作家文化探求与溯源中的角色第21-89页
 第一节 “进化论”支撑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道家文化的松绑第23-38页
  一、冲击与选择:道家文化本有形态的现代重现第24-28页
  二、从章太炎到鲁迅:道家文化在对宋明理学的剥离中的现代转型第28-38页
 第二节 契合——道家文化与西方浪漫文学思潮第38-59页
  一、道家文化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生成第39-44页
  二、道家文化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潜在影响第44-59页
 第三节 接受与过滤——道家文化与“异质”形态的西方现代主义第59-70页
  一、鲁迅在庄子与尼采之间的承续与吸纳第62-65页
  二、道家审美中的“丑怪”意识与唯美主义的“以丑为美”之暗第65-68页
  三、以道家文化中的象征“意象”会通西方象征主义第68-70页
 第四节 本土化改造——道家文化与西方“非功利”美学观第70-89页
  一、“审美”与“功利”的对峙第72-76页
  二、以道家文化为介质的兼容并取的美学观第76-84页
  三、被有意和无意“误读”的“非功利”美学观第84-89页
第二章 道家文化在现代作家价值取向与精神建构中的参与第89-145页
 第一节 道家文化与作家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建构第90-105页
  一、现代文学中“人的文学”与道家文化第92-98页
  二、“个人主义”精神与道家文化第98-105页
 第二节 道家文化与作家的“国民性”反思第105-119页
  一、鲁迅国民性剖析中对道教文化的批判第105-114页
  二、沈从文汲取道家文化资源重塑国民性理想第114-119页
 第三节 道家文化与作家追求自然、反对异化的精神建构第119-132页
  一、反对人性异化与崇尚自然性情第120-125页
  二、以闲适自然的文体之道来构建理想生活图式第125-132页
 第四节 道家文化与作家的怀疑否定精神建构第132-145页
  一、道家——具有怀疑与否定精神倾向的传统哲学第133-134页
  二、道家怀疑否定精神在作家价值取向及作品创作中的参与第134-145页
第三章 道家文化在现代作家审美承续与发展中的渗透第145-194页
 第一节 现代作家承续道家文化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第146-160页
  一、现代作家对自然之景的钟情第147-155页
  二、现代作家对自然天放的人性美的向往第155-160页
 第二节 现代作家承续道家文化的向往“逍遥”的人生哲学第160-174页
  一、现代作家狂放不羁、任天率性的自由精神第161-168页
  二、现代作家平淡闲逸、自在逍遥的处世态度第168-174页
 第三节 现代作家承续道家文化的诗化美第174-194页
  一、道家文化的“诗化哲学”之艺术特质第174-180页
  二、现代文学中“诗化美”的创作表现:诗化小说第180-194页
结论:中国现代作家传承道家文化的特点第194-204页
结语第204-208页
参考文献第208-2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217-218页
论文摘要第218-222页
ABSTRACT第222-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词林正韵》研究
下一篇:困境中的反叛与突围--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