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组合开关操作性能试验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概述 | 第9-10页 |
·汽车组合开关的典型结构 | 第10-14页 |
·汽车组合开关的性能评价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21页 |
·汽车组合开关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我国汽车组合开关的技术现状 | 第16-17页 |
·汽车组合开关的性能及其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组合开关操作性能的研究状况 | 第19-21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组合开关操作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46页 |
·主观评价因素分析 | 第23-27页 |
·评价因素与评价尺度 | 第23-25页 |
·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因素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27-39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27-30页 |
·基于参考点偏移修正的群体判断矩阵权重优化方法 | 第30-39页 |
·汽车转向信号组合开关主观评价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39-45页 |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主观评价因素层次 | 第39-43页 |
·确定主观评价的权重系数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汽车组合开关操作性能试验台的研制 | 第46-58页 |
·试验台的功能及适用范围 | 第46-47页 |
·试验台设计方案 | 第47-50页 |
·操作力及操作位移的检测方法 | 第47页 |
·组合开关的装夹方式 | 第47页 |
·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47-48页 |
·驱动系统的设计 | 第48-49页 |
·试验台总体方案 | 第49-50页 |
·试验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0-55页 |
·微型计算机及板卡的选用 | 第50-51页 |
·A/D 转换器 | 第51页 |
·测控程序设计 | 第51-55页 |
·通信程序设计 | 第55页 |
·试验台的标定与测试 | 第55-58页 |
·力信号的标定 | 第55-56页 |
·试验台的测试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汽车组合开关操作性能评价参数的规律性探索 | 第58-73页 |
·转向信号组合开关操作性能评价参数的选取 | 第58-61页 |
·换档过程分析 | 第58-60页 |
·评价参数的选取 | 第60-61页 |
·换档操作力的规律性探索 | 第61-71页 |
·换档力F_m 的规律性探索 | 第66-67页 |
·拐点力F_c 的规律性探索 | 第67-68页 |
·一般等级组合开关对操作性能规律性的影响 | 第68-71页 |
·换档位移的规律性探索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组合开关操作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73-105页 |
·重型汽车组合开关评价参数的试验与分析 | 第73-87页 |
·换档力F_m 分布区域的试验与分析 | 第73-85页 |
·换档力F_m 的离散程度分析 | 第85-86页 |
·换档位移离散度与操作性能关系的分析 | 第86-87页 |
·轻型客车组合开关评价参数的试验与分析 | 第87-97页 |
·换档力F_m 分布区域的试验与分析 | 第87-96页 |
·换档力F_m 的离散程度分析 | 第96页 |
·换档位移离散度与操作性能关系的分析 | 第96-97页 |
·轿车组合开关评价参数的试验与分析 | 第97-102页 |
·换档力F_m 分布区域的试验与分析 | 第97-101页 |
·换档力F_m 离散程度的分析 | 第101页 |
·换档位移离散度的分析 | 第101-102页 |
·组合开关操作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102-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摘要 | 第116-119页 |
ABSTRACT | 第119-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