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的政治学分析--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为例
|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27页 |
| ·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 第8-11页 |
| ·理论价值 | 第8-9页 |
| ·实践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22页 |
| ·关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起源研究 | 第11-15页 |
| ·关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特征的研究 | 第15-19页 |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研究的其他相关问题 | 第19-22页 |
|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2-27页 |
| 第2章 专制主义的基本概念 | 第27-45页 |
| ·“专制”与“专制主义”概念之辨析 | 第27-30页 |
| ·“专制主义”概念之溯源 | 第30-38页 |
| ·中国语境下的“专制主义”概念分析 | 第38-45页 |
| 第3章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政治基础 | 第45-71页 |
| ·政治神话提供了合法性辩护 | 第46-52页 |
| ·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奠定了专制主义根基 | 第52-59页 |
| ·忠孝为本的政治文化维护了专制主义秩序 | 第59-65页 |
| ·暴力是专制主义权力的守护神 | 第65-71页 |
| 第4章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权力结构 | 第71-103页 |
| ·国家最高权力的结构分析 | 第71-84页 |
| ·最高权力归属的理论分析 | 第72-75页 |
| ·中西方古代社会国家最高权力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75-84页 |
| ·专制主义的权力横向结构分析 | 第84-96页 |
| ·国家权力分立的历史追踪 | 第84-88页 |
| ·“辅助决策、执行、监察”权力模式分析 | 第88-96页 |
| ·专制主义的权力纵向结构分析 | 第96-103页 |
| ·“大一统”的权力价值导向 | 第97-100页 |
| ·中央集权的纵向权力体制考察 | 第100-103页 |
| 第5章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权力运行方式 | 第103-127页 |
| ·以“法”治国何以可能? | 第103-111页 |
| ·权力与法律的价值审视 | 第104-107页 |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法制建设分析 | 第107-111页 |
| ·决策的运行模式分析 | 第111-119页 |
| ·专制权力在决策中的作用 | 第112-115页 |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决策的类型与方式 | 第115-119页 |
| ·权力运行的困境 | 第119-127页 |
| ·专制权力滥用的困境分析 | 第119-123页 |
| ·官僚队伍角色透视 | 第123-127页 |
| 第6章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危害 | 第127-137页 |
| ·禁锢思想、扼杀生机 | 第127-130页 |
| ·激化矛盾、招致动荡 | 第130-134页 |
| ·阻碍政治发展 | 第134-137页 |
| 结论 | 第137-1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0-146页 |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146-147页 |
| 后记 | 第147-148页 |
| 论文摘要 | 第148-151页 |
| ABSTRACT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