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 第10-12页 |
| ·关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 第12-15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 2 法律硕士(JM)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 第17-21页 |
| ·法律硕士的概念 | 第17-18页 |
| ·法律硕士教育的特征分析 | 第18页 |
| ·法律硕士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 ·法律硕士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 第19-21页 |
| 3 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及其借鉴 | 第21-24页 |
| ·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及类型 | 第21-22页 |
| ·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 第21页 |
| ·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 第21-22页 |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及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22-23页 |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 4 国外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经验 | 第24-35页 |
| ·美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第24-26页 |
| ·美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第24-25页 |
| ·美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第25-26页 |
| ·澳大利亚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第26-28页 |
| ·澳大利亚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第26-28页 |
| ·澳大利亚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第28页 |
| ·德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第28-30页 |
| ·德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第28-30页 |
| ·德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第30页 |
| ·英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第30-34页 |
| ·英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第30-33页 |
| ·英国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第33-34页 |
| ·国外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 第34-35页 |
| 5 中国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 第35-45页 |
| ·法律硕士培养目标中的现状与问题 | 第35-37页 |
| ·法律硕士课程设置中的现状与问题 | 第37-38页 |
| ·法律硕士教学方法中的现状与问题 | 第38-40页 |
| ·法律硕士考核方式中的现状与问题 | 第40-41页 |
| ·法律硕士质量评估中的现状与问题 | 第41页 |
| ·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41-45页 |
| 6 中国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 第45-52页 |
| ·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改革建议 | 第45-47页 |
| ·法律硕士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 第47-48页 |
| ·法律硕士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 第48-49页 |
| ·法律硕士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 | 第49-50页 |
| ·法律硕士质量评估的改革建议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1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