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股权激励制度概述 | 第10-17页 |
·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含义与性质分析 | 第10-11页 |
·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含义 | 第10页 |
·股权激励制度的性质 | 第10-11页 |
·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 | 第11-13页 |
·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 第13-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实践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规定与存在问题 | 第17-34页 |
·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17-29页 |
·美国股权激励制度内容方面的法律规定 | 第17-22页 |
·美国股权激励税收和会计方面的法律规定 | 第22-25页 |
·与股权激励制度相关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律规定 | 第25-29页 |
·美国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第29-34页 |
·股权激励收入占薪酬比重过大诱发新的道德风险 | 第30页 |
·虚增公司利润并助长股市泡沫 | 第30-31页 |
·股权激励与长期业绩目标脱钩 | 第31-32页 |
·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委员会和薪酬顾问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34-43页 |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34-38页 |
·市场环境的改善 | 第34-35页 |
·法制环境的改善 | 第35-36页 |
·公司治理情况的改善 | 第36页 |
·新环境下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情况 | 第36-38页 |
·目前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 第38-43页 |
·利润操纵问题 | 第39-40页 |
·内幕交易及股价操纵问题 | 第40-41页 |
·选择性信息披露问题 | 第41页 |
·薪酬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充分 | 第41-42页 |
·上市公司可能向激励对象提供财务帮助或虚假行权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股权激励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43-50页 |
·完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第43-45页 |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6页 |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常波动的联动监管体系 | 第46页 |
·改进中介机构监管 | 第46-47页 |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跟进 | 第47-48页 |
·加强薪酬委员会的作用 | 第48页 |
·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 | 第48-49页 |
·完善经理人市场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