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世纪大案的启示——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要求 | 第11-16页 |
·微软垄断案的基本情况及意义 | 第11-14页 |
·微软垄断案的基本案情 | 第11-13页 |
·微软垄断案的历史意义 | 第13-14页 |
·微软垄断案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的启示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领域垄断行为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知识产权独占性之理论分析 | 第16-19页 |
·独占权的法理学分析 | 第16-17页 |
·独占权的法哲学分析 | 第17页 |
·知识产权独占性是否构成垄断的分析 | 第17-19页 |
·知识产权权利滥用之理论分析 | 第19-21页 |
·l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概述 | 第19-20页 |
·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评析 | 第20-21页 |
·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垄断性行为产生原因的具体分析 | 第21-26页 |
·自然人知识产权滥用及其后果 | 第21-22页 |
·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及其后果 | 第22-24页 |
·国家知识产权的滥用及其后果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性行为法律规制途径选择及平衡点寻找 | 第26-35页 |
·关于民法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规制及反垄断法规制的评析 | 第26-29页 |
·关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规制的分析 | 第27-28页 |
·关于利用反垄断法进行规制的分析 | 第28-29页 |
·关于第三种途径的评析 | 第29-31页 |
·知识产权滥用首先应受到民法原则的限制 | 第29-30页 |
·反垄断法是规制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垄断性行为的法律体系的核心 | 第30页 |
·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是知识产权法的应有之义 | 第30-31页 |
·知识产权领域中反垄断法规制的利益平衡点寻找 | 第31-35页 |
·关于利益平衡的法理分析 | 第31-32页 |
·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平衡机制 | 第32页 |
·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法律规制中利益平衡点的寻找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关于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规制法律体系的完善建议 | 第35-46页 |
·国外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 第35-38页 |
·美国在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上的立法 | 第35-36页 |
·欧盟在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上的立法 | 第36-37页 |
·日本在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上的立法 | 第37-38页 |
·关于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法律体系完善的思考 | 第38-41页 |
·国外立法例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启示与思考 | 第38-39页 |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 第39-41页 |
·我国完善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41-46页 |
·明确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行为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关于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行为法律规制的具体方式 | 第42-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