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创作论论文

隐含作者:争论与前景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隐含作者的理论概述第11-20页
 第一节 隐含作者的概念阐释第11-17页
  一、布斯对于隐含作者的界定第11-13页
  二、隐含作者概念的解析第13-17页
 第二节 隐含作者的理论渊源第17-20页
  一、新批评和芝加哥学派的结合第17-18页
  二、修辞学与伦理学的共建第18-20页
第二章 隐含作者的理论论争第20-29页
 第一节 隐含作者的是非之争第20-25页
  一、拥护与赞成方的阐释第20-22页
  二、反对阵营的理由第22-23页
  三、对隐含作者的重构第23-25页
 第二节 隐含作者的价值评价第25-29页
  一、隐含作者的理论特质第25-27页
  二、隐含作者的价值评判第27-29页
第三章 中国文学语境下隐含作者的前景思考第29-37页
 第一节 隐含作者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论第29-31页
  一、扩展“人”的阐释空间第29-31页
  二、扩展“文”的阐释空间第31页
 第二节 隐含作者视域下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第31-37页
  一、多个真实作者与一个隐含作者第32-35页
  二、一个真实作者与多个隐含作者第35-37页
结语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人名索引第43-44页
主题索引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存在主义视角考察村上春树对存在主义空虚问题的克服--以《舞舞舞》为中心
下一篇:《论文学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