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18页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6页 |
第二章 有限波束在单平面界面上的非几何光学传输 | 第26-46页 |
§2.1 有限光束在透明电介质单一平面分界面上的传输 | 第26-30页 |
§2.2 有限光束在弱吸收或者弱增益电介质单平面分界面上的传输 | 第30-33页 |
§2.3 有限光束在金属介质单平面分界面上的传输 | 第33-35页 |
§2.4 高斯脉冲光束在普通介质分界面上的传输 | 第35-41页 |
§2.5 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第三章 有限波束在平面微结构介质板中的非几何光学传输特性 | 第46-78页 |
§3.1 引言 | 第46-48页 |
§3.2 薄介质板结构共振增强的Goos-H(a|¨)nchen位移及微波实验验证 | 第48-59页 |
§3.2.1 稳态相位法理论计算 | 第48-53页 |
§3.2.2 高斯光束的数值模拟结果 | 第53-56页 |
§3.2.3 微波实验系统的理论预言实验验证 | 第56-59页 |
§3.3 空间微介质板结构中的负Goos-H(a|¨)nchen位移 | 第59-72页 |
§3.3.1 普通透明介质板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59-64页 |
§3.3.2 吸收、增益介质板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64-68页 |
§3.3.3 金属介质板结构中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68-72页 |
§3.4 总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第四章 双棱镜结构中有限波束的共振传输 | 第78-109页 |
§4.1 引言 | 第78-80页 |
§4.2 双棱镜结构中反射、透射光束共振增强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80-87页 |
§4.2.1 非对称双棱镜结构中共振增强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80-83页 |
§4.2.2 对称双棱镜结构中的共振增强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83-87页 |
§4.3 镀微介质板双棱镜结构中的共振增强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87-103页 |
§4.3.1 镀微介质板受阻全反射结构中的共振增强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87-92页 |
§4.3.2 镀微介质板棱镜-薄膜耦合结构中的共振增强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92-96页 |
§4.3.3 镀介质板对称双棱镜结构中的共振增强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96-103页 |
§4.4 微波实验系统对对称双棱镜结构中的共振增强的透射光波束Goos-H(a|¨)nchen位移理论预言实验验证 | 第103-105页 |
§4.5 小结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第五章 位移有效的限制条件及等振幅光束 | 第109-126页 |
§5.1 引言 | 第109-110页 |
§5.2 介质板厚度对位移有效性的影响 | 第110-117页 |
§5.3 介质板大于限制厚度时具有增益时的空间光梳 | 第117-121页 |
§5.4 小结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6-129页 |
§6.1 总结 | 第126-127页 |
§6.2 展望 | 第127-129页 |
发表文章及成果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