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24页 |
·紫花苜蓿秋眠型标准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耐盐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 第12-21页 |
·盐分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 第12-14页 |
·盐分对植物的有益作用 | 第14页 |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调控机制与植物的耐盐性 | 第14-18页 |
·活性氧的产生机制 | 第15-16页 |
·ROS对植物体的毒害作用 | 第16-17页 |
·ROS的清除 | 第17-18页 |
·苜蓿耐盐性的研究 | 第18-21页 |
·苜蓿品种间耐盐差异性的研究 | 第18页 |
·苜蓿耐盐研究的阶段性选择 | 第18-21页 |
·苜蓿耐盐临界值和选择强度的研究 | 第21页 |
·苜蓿耐盐研究中胁迫溶液的选择 | 第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21-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2 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的盐适应生理机制 | 第24-41页 |
·前言 | 第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耐盐性分析方法 | 第26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页 |
·隶属函数的计算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相对)发芽势的影响 | 第26-27页 |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秋眠型标准品种种苗的影响 | 第29-31页 |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秋眠型标准品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 | 第31-33页 |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秋眠型标准品种恢复萌发率的影响 | 第33页 |
·讨论 | 第33-39页 |
·紫花苜蓿秋眠型标准品种种子萌发耐盐性指标的分析 | 第33-35页 |
·紫花苜蓿秋眠型标准品种耐盐机理研究 | 第35页 |
·紫花苜蓿秋眠型标准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模糊数学隶属法) | 第35-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3 盐胁迫下紫花苜蓿苗期过氧化反应机制研究 | 第41-61页 |
·前言 | 第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试验材料及培养 | 第41-42页 |
·酶液的提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提取 | 第42-43页 |
·超氧化岐化酶(SOD)的测定 | 第42页 |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 第42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测定 | 第42页 |
·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测定 | 第42页 |
·活性氧(O_2~(-.))测定 | 第42-43页 |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 第43页 |
·脯氨酸含景测定 | 第43-44页 |
·耐盐性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4页 |
·隶属函数的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试验结果 | 第45-56页 |
·紫花苜蓿幼苗对盐的反应 | 第45-46页 |
·ROS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46-47页 |
·超氧化岐化酶(SOD)活性 | 第47-48页 |
·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 | 第48-50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 | 第50-51页 |
·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 | 第51-53页 |
·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 | 第53-54页 |
·脯氨酸(PRO)含量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60页 |
·紫花苜蓿幼苗对盐胁迫的反应 | 第56页 |
·盐胁迫下活性氧的变化 | 第56-57页 |
·盐胁迫对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渗透调节影响的探讨 | 第57-58页 |
·盐胁迫对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4 紫花苜蓿营养期光合作用对盐胁迫的阶段性响应机制 | 第61-76页 |
·前言 | 第61页 |
·试验材料的培养及处理 | 第61-62页 |
·试验材料的培养 | 第61-62页 |
·试验材料的处理 | 第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页 |
·外观指标的调查与测定 | 第62页 |
·盐胁迫下植株形态反应 | 第62页 |
·盐害级别观测 | 第62页 |
·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的测定 | 第62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73页 |
·NaCl胁迫对紫花苜蓿营养期叶片的危害 | 第64页 |
·NaCl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参数的阶段性响应 | 第64-73页 |
·讨论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5 不同生育时期紫花苜蓿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与耐盐性的关系 | 第76-89页 |
·前言 | 第7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6-77页 |
·试验材料培养及处理 | 第76页 |
·盐胁迫下种子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第76页 |
·外观指标的调查与测定 | 第76-77页 |
·盐胁迫下植株形态反应 | 第77页 |
·幼苗盐害级别观测 | 第77页 |
·盐胁迫下叶片与根系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第77页 |
·盐胁迫下幼苗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77页 |
·数据分析 | 第77-7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8-85页 |
·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形态反应 | 第78-80页 |
·盐胁迫对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80-81页 |
·盐胁迫对苗期叶片和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81-83页 |
·盐胁迫对营养期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 第83-84页 |
·盐胁迫对苗期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第84-85页 |
·讨论 | 第85-88页 |
·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叶片MDA含量与细胞膜透性的关系 | 第85-87页 |
·不同生育时期紫花苜蓿细胞膜透性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6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4页 |
个人简介 | 第104-106页 |
导师简介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