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城市管理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城市管理 | 第15-16页 |
·城市管理的概念 | 第15页 |
·城市管理的内容 | 第15-16页 |
·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 第16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 第16-17页 |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城市管理的借鉴意义 | 第17页 |
·数字城市 | 第17-19页 |
·数字城市的概念 | 第17-18页 |
·数字城市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数字城市给城市管理实践带来的机遇 | 第19页 |
·数字化城市管理 | 第19-22页 |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构成要素 | 第19-21页 |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国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实践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六安市城市管理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反映城市管理现状的几组数据 | 第24-26页 |
·城市管理案件的发生数量 | 第24-25页 |
·城市管理案件的发现渠道 | 第25页 |
·城市管理成效的公众评价 | 第25-26页 |
·城市管理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城市管理组织机构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城市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城市管理方式现状分析 | 第28页 |
·城市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六安市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六安市城市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解决现存问题的适宜方法 | 第30-31页 |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30-31页 |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提供了条件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六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规划 | 第32-41页 |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规划要满足的需求 | 第32-33页 |
·管理方法的变革需求 | 第32-33页 |
·管理体制的变革需求 | 第33页 |
·管理主体多元化的需求 | 第33页 |
·六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规划 | 第33-36页 |
·城市管理方法的规划 | 第33-35页 |
·城市管理体制的规划 | 第35-36页 |
·城市管理主体的规划 | 第36页 |
·六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第36-40页 |
·建设目标 | 第36页 |
·六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 第36-38页 |
·应用系统层各子系统功能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六安市主城区“数字城管”项目案例分析 | 第41-49页 |
·项目实施背景 | 第41页 |
·“数字城管”项目的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数字城管”项目的特点分析 | 第42-47页 |
·建立指挥和监督双轴心机制,分离管理权与监督权 | 第42-43页 |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 第43-46页 |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强化城市管理信息的公开 | 第46页 |
·以租代建,缓解了政府资金投入压力 | 第46-47页 |
·“数字城管”项目运行现状 | 第47-48页 |
·“数字城管”项目取得的成效 | 第47-48页 |
·“数字城管”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不足及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