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特异PCR标记开发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 外源遗传物质向小麦的转移第10页
 2 小麦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第10-17页
   ·形态学第10-11页
   ·细胞学第11页
   ·生化标记第11页
   ·原位杂交第11-12页
   ·分子标记第12-17页
     ·基于 PCR 技术的分子标记第12-13页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第12-13页
       ·简单重复序列第13页
     ·基于反转座子的分子标记第13-17页
       ·序列特异扩增多态性第14-15页
       ·反转座子位点间扩增多态性第15-16页
       ·反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第16页
       ·基于反转座子插入多态性第16-17页
 3 偃麦草属植物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第17-19页
   ·偃麦草作为小麦育种的优质材料第17-18页
   ·偃麦草向普通小麦导入的优良基因第18页
   ·偃麦草属特异分子标记研究概况第18-19页
 4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第19-21页
   ·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研究第19页
   ·长穗偃麦草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长穗偃麦草赤霉病抗源及分子标记第20-21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特异 PCR 标记开发第22-40页
 1 前言第22-23页
 2 材料第23-25页
   ·小麦第23页
   ·引物第23-25页
 3 方法第25-31页
   ·供试材料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25页
   ·ISSR、IRAP、REMAP 反应体系及程序第25-26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PCR 产物第26-27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条带的割胶回收第27-28页
   ·琼脂糖凝胶DNA 回收第28页
   ·连接反应第28-29页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制备和转化第29页
   ·菌落 PCR第29页
   ·质粒 PCR第29-3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特异片段的筛选与分析第31-32页
   ·E 组染色体特异片段的回收、纯化第32-33页
   ·E 组染色体特异片段的克隆、测序第33-36页
   ·长穗偃麦草E 组染色体特异PCR 标记的发展第36-39页
   ·LTR和SSR序列位置效应的验证第39-40页
第三章 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发展和应用讨论第40-43页
 1 基于反转座子发展分子标记的可行性第40-41页
 2 长穗偃麦草E 组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第41-42页
 3 长穗偃麦草E 组染色体特异PCR 标记开发的困难克服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2页
附录 各类试剂的配制第52-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染色体重组对大麦转基因gfp遗传表达的作用
下一篇:关于甜玉米与普通玉米胚乳中淀粉体发育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