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椭圆曲线可追踪门限数字签名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椭圆曲线密码体系研究现状 | 第9页 |
·(t,n)门限数字签名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 第12-28页 |
·有限域F_q上的椭圆曲线定义及运算 | 第12-17页 |
·有限域简介 | 第12-13页 |
·椭圆曲线的定义 | 第13-14页 |
·有限域F_q上椭圆曲线的运算 | 第14-17页 |
·有限域上安全椭圆曲线 | 第17-23页 |
·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及其攻击 | 第17-18页 |
·椭圆曲线参数组的生成 | 第18-19页 |
·椭圆曲线求阶SEA算法 | 第19-23页 |
·有限域上椭圆曲线数字签名 | 第23-27页 |
·数字签名概述 | 第23-24页 |
·典型数字签名介绍 | 第24-25页 |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ECDSA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椭圆曲线的可追踪门限签名方案的设计 | 第28-40页 |
·门限群签名 | 第28-30页 |
·群签名 | 第28-29页 |
·门限群签名 | 第29-30页 |
·一种安全的门限群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 第30-34页 |
·原方案简介 | 第30-31页 |
·对原方案的攻击 | 第31-33页 |
·对原方案的改进 | 第33-34页 |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可追踪门限签名方案的设计 | 第34-37页 |
·参数选择 | 第34-35页 |
·子密钥d_i产生过程 | 第35页 |
·签名过程 | 第35-36页 |
·签名验证 | 第36-37页 |
·事后追踪 | 第37页 |
·方案分析 | 第37-39页 |
·抗群内成员伪造签名攻击 | 第37-38页 |
·抗群内成员合谋攻击 | 第38页 |
·抗C伪造签名攻击 | 第38页 |
·抗群外人员选择消息攻击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椭圆曲线可追踪门限数字签名方案的实现 | 第40-62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40-42页 |
·网络架构 | 第40页 |
·功能架构 | 第40-41页 |
·核心业务处理流程 | 第41-42页 |
·开发工具 | 第42页 |
·数据持久层实现 | 第42-44页 |
·基础服务支撑层实现 | 第44-52页 |
·大素域上安全椭圆曲线生成及基点选取的实现 | 第44-49页 |
·基础服务类 | 第49-52页 |
·核心业务层实现 | 第52-59页 |
·签名组织者模块的实现 | 第52-55页 |
·签名成员模块的实现 | 第55-56页 |
·接收验证模块的实现 | 第56-59页 |
·管理层的实现 | 第59-61页 |
·安全椭圆曲线的选取 | 第59-60页 |
·基点P的选择 | 第60页 |
·群公私密钥对的产生 | 第60页 |
·签名成员身份标识及子密钥实现 | 第60-61页 |
·管理模块运行结果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