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 ·多体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CAD 技术,虚拟样机技术以及有限元分析介绍 | 第11-21页 |
| ·CAD 技术与 PRO/E Wildfire 简介 | 第11-14页 |
|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介 | 第11-13页 |
| ·PRO/E Wildfire 3.0 功能与特点 | 第13-14页 |
|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 软件 | 第14-16页 |
| ·虚拟样机技术发展 | 第14-15页 |
| ·MSC-ADAMS 软件的特点和功能 | 第15-16页 |
| ·有限元分析与ANSYS Workbench | 第16-21页 |
| ·有限元概念 | 第16-19页 |
| ·ANSYS 软件介绍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多连杆单缸机的建模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第21-34页 |
| ·多连杆单缸机模型设计 | 第21-25页 |
| ·可变压缩比机构的设计 | 第21-23页 |
| ·可变配气系统的设计 | 第23-24页 |
| ·其他相关结构的改动 | 第24-25页 |
| ·新机虚拟样机的构建 | 第25-26页 |
| ·新机运动学分析 | 第26-29页 |
| ·新机动力学分析 | 第29-32页 |
| ·可变压缩比机构受力分析 | 第29页 |
| ·可变配气系统受力分析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新型多连杆单缸机的平衡 | 第34-45页 |
| ·传统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受力分析 | 第35-37页 |
| ·运动学分析以及质量代换原理 | 第35-37页 |
| ·单缸机的平衡 | 第37页 |
| ·新机特点分析及其质量代换 | 第37-40页 |
| ·新机单轴平衡的设计和分析 | 第40-44页 |
| ·新机单轴平衡的优化 | 第41-43页 |
| ·新机单轴平衡的实现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新型机构的有限元计算及柔性化分析 | 第45-59页 |
| ·新机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机分析 | 第45-52页 |
| ·有限元分析基本思路 | 第45-47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7-48页 |
| ·零部件结构强度校核 | 第48-50页 |
| ·疲劳分析结果 | 第50-52页 |
| ·柔性体的概念简介 | 第52-53页 |
| ·柔性分析的概念 | 第52页 |
| ·ADAMS/AutoFlex 简介 | 第52-53页 |
| ·柔性体分析 | 第53-58页 |
| ·柔性分析基本思路 | 第53-54页 |
| ·柔性体分析结果及对比 | 第54-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