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GIS的公路灾害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传统的公路灾害信息管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及GIS应用第11-13页
     ·传统的公路灾害信息管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GIS在公路灾害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第12-13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学方面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3-16页
     ·地质灾害第13-15页
     ·暴雨洪水灾害第15-16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陕南干线公路自然环境背景和公路灾害概况第19-34页
   ·陕南秦巴山区自然条件概况第21-24页
     ·地形地貌第21页
     ·岩性及地质构造第21-22页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第22-23页
     ·降水第23页
     ·人类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第23-24页
   ·陕南公路灾害概况第24-34页
     ·公路灾害的定义及分类第24-25页
     ·陕南G316的主要灾害类型第25-34页
第三章 公路灾害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第34-52页
   ·公路灾害管理的主要内容第34-35页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第35页
   ·系统设计原则第35-36页
   ·系统的结构第36-40页
     ·查询统计子系统第36-37页
     ·危险性评价子系统第37-38页
     ·预测预警子系统第38-39页
     ·处置方案和辅助决策子系统第39-40页
     ·经济评价子系统第40页
   ·系统的功能第40-41页
   ·数据库的组织与管理第41-48页
     ·公路灾害数据库建立的方法与流程第42页
     ·公路灾害数据的准备第42-43页
     ·图形数据库的建立第43-45页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第45-47页
     ·数据检查第47-48页
   ·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方式第48-49页
     ·独立开发第48页
     ·单纯二次开发第48页
     ·集成二次开发第48页
     ·三种开发方式的优劣比较第48-49页
   ·系统的开发环境第49页
     ·硬件环境要求第49页
     ·软件环境要求第49页
   ·系统界面设计第49-52页
第四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软件和技术第52-66页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第52-57页
     ·GIS定义第52页
     ·GIS的构成第52-54页
     ·GIS的基本功能第54-55页
     ·GIS的数据结构第55页
     ·GIS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发展第55-57页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第57-64页
     ·ArcGIS的框架体系第57-58页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第58-59页
     ·ArcObjects第59-60页
     ·ArcGIS Engine第60-64页
   ·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平台第64页
   ·VISUAL BASIC系统开发语言第64-66页
第五章 公路灾害管理系统的工程实例第66-75页
   ·系统登录界面第66页
   ·系统主界面第66-69页
     ·菜单栏第67-68页
     ·工具栏第68页
     ·工作区第68-69页
     ·图层控制区第69页
   ·数据查询第69-72页
     ·属性到空间查询第69-70页
     ·空间到属性查询第70-72页
   ·多媒体演示第72页
   ·成果输出第72-75页
     ·数据输出第72-73页
     ·图像输出第73-75页
主要结论和建议第75-77页
 1 主要结论第75页
 2 建议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第81-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西安三维景观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基于GIS、RS技术的陕北煤炭开发区地裂缝信息的自动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