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理思考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1页
一、概论第11-21页
    (一) 概念内涵第11-15页
        1. 认罪的内涵第11-12页
        2. 认罚的内涵第12-13页
        3. 从宽的内涵第13-14页
        4. 认罪、认罚与从宽的关系第14-15页
    (二) 法理思考第15-18页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根基于我国的文化渊源第15页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诉讼效率经济学价值追求的体现第15页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借鉴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又区别于辩诉交易制度第15-16页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不否认“以审判为中心”原则第16-18页
    (三) 制度价值第18-21页
        1. 正义、效率耦合下的司法资源配置优化第18-19页
        2. 非对抗诉讼格局的形成第19-20页
        3. 承载现代司法的宽容精神第20-21页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刑事诉讼程序各阶段的适用分析第21-27页
    (一) 侦查阶段适用分析第21-23页
        1. 学界观点不一第21-22页
        2. 笔者认为:该制度应当完全适用于侦查阶段第22-23页
    (二) 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分析第23-24页
        1. 检察官的告知义务第23页
        2. 检察官主导量刑协商程序第23-24页
        3. 认罪认罚具结书的签署第24页
    (三) 审判阶段适用分析第24-27页
        1. 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审查第24-25页
        2. 被告人的申诉权与上诉权第25-27页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第27-34页
    (一) 制度适用案件范围第27页
        1.问题:控辩协商未能落到实处第27页
        2. 对策:积累经验、将范围拓展到重罪案件第27页
    (二) 控辩协商机制第27-28页
        1. 问题:控辩协商未能落到实处第27-28页
        2. 对策:充分保障被刑事追诉人的协商权第28页
    (三) 量刑及量刑建议的规范化第28-29页
        1. 问题:量刑观念的冲突、量刑尺度的复杂、缓刑宣告标准不一第28-29页
        2.对策:确定统一的童刑尺度和指南、扩大缓刑适用范围第29页
    (四) 值班律师制度的完善第29-32页
        1. 问题:缺乏制度保障、定位不清、权利有限第30页
        2. 对策:完善制度、明确定位、保障权利第30-32页
    (五) 认罪自愿性审查第32-34页
        1. 问题:法律后果告知不全面、审查的流于形式第32-33页
        2. 对策:知悉权的保障和落实第33-34页
四、结论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WR1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组分SEF调控拟南芥耐盐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GhWOX11/12基因和红蓝光质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