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前言 | 第13-27页 |
1.1 盐分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第14-15页 |
1.1.1 离子毒害(ion toxicity) | 第14页 |
1.1.2 渗透胁迫(osmotic stress) | 第14-15页 |
1.1.3 活性氧的伤害(ROS damage) | 第15页 |
1.2 植物耐盐的生理机制 | 第15-18页 |
1.2.1 离子选择性吸收和区域化 | 第15-16页 |
1.2.2 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 | 第16-17页 |
1.2.3 活性氧的清除 | 第17-18页 |
1.3 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 | 第18-24页 |
1.3.1 植物耐盐的SOS通路 | 第18-20页 |
1.3.2 ABA信号转导途径与植物耐盐 | 第20-23页 |
1.3.3 钙离子信号与盐分胁迫 | 第23-24页 |
1.4 SWR1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及功能 | 第24-26页 |
1.4.1 核小体及染色质 | 第24-25页 |
1.4.2 染色质表观遗传修饰及SWR1染色质重塑复合体 | 第25-26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6-27页 |
2.试材与方法 | 第27-3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2.1.2 载体构建所用载体 | 第27-28页 |
2.1.3 载体构建所用菌株 | 第28页 |
2.1.4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8-29页 |
2.1.5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2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9-37页 |
2.2.1 拟南芥种子消毒操作流程 | 第29页 |
2.2.2 拟南芥MS培养基的配制 | 第29-30页 |
2.2.3 拟南芥播种和培养 | 第30页 |
2.2.4 拟南芥移栽和管理 | 第30页 |
2.2.5 WT与sef-2突变体盐分胁迫的方法 | 第30-31页 |
2.2.6 WT与sef-2突变体渗透胁迫的方法 | 第31页 |
2.2.7 WT与 sef-2 突变体LiCl、CsCl、NaNO_3 胁迫的方法 | 第31页 |
2.2.8 WT与sef-2突变体在盐分胁迫下的逆境诱导方法 | 第31-32页 |
2.2.9 拟南芥RNA提取操作流程 | 第32页 |
2.2.10 拟南芥RNA的去DNA处理操作流程 | 第32页 |
2.2.11 拟南芥RNA反转录为cDNA的操作流程 | 第32-33页 |
2.2.12 PCR的操作流程 | 第33页 |
2.2.13 荧光定量PCR的操作流程 | 第33-34页 |
2.2.14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构建的方法 | 第34-35页 |
2.2.15 拟南芥转基因的方法 | 第35页 |
2.2.16 拟南芥转基因苗的筛选鉴定 | 第35-37页 |
3.结果分析 | 第37-45页 |
3.1 sef-2突变增强拟南芥的耐盐能力 | 第37页 |
3.2 sef-2 突变体提高拟南芥的耐渗透能力 | 第37-39页 |
3.3 sef-2 突变体对NaNO_3、LiCl、CsCl胁迫的表型观察 | 第39-40页 |
3.4 拟南芥中SEF基因的互补分析与遗传转化 | 第40-43页 |
3.4.1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40页 |
3.4.2 T-载体的连接与测序 | 第40-41页 |
3.4.3 双元载体的连接与鉴定 | 第41页 |
3.4.4 反转大肠杆菌并鉴定 | 第41页 |
3.4.5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和纯合转基因株系的筛选 | 第41-43页 |
3.5 SEF调控拟南芥耐盐的分子机制 | 第43-45页 |
4.讨论与结论 | 第45-48页 |
4.1 SEF是植物耐盐的负向调控因子 | 第45页 |
4.2 SEF通过Na~+/H~+反转运子SOS1 调控植物的耐盐性 | 第45-46页 |
4.3 SEF通过SOS1 调控植物的耐盐性 | 第46页 |
4.4 待研究的问题 | 第46-47页 |
4.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