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权利平衡视野下的隐名作证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隐名作证概述第12-21页
 第一节 隐名作证的内涵与外延第12-15页
  一、隐名作证的内涵第12-14页
  二、隐名作证的外延第14-15页
 第二节 隐名作证的理念与价值第15-18页
  一、隐名作证系利益冲突与平衡的产物第15-16页
  二、隐名作证实现了证人保护价值第16-17页
  三、隐名作证体现了程序参与价值第17-18页
 第三节 隐名作证的程序正当性第18-21页
  一、隐名作证符合直接言词原则第18-19页
  二、隐名作证的证人资格与证据能力第19-20页
  三、隐名证言的证明力第20-21页
第二章 我国隐名作证理论研究与实践尝试第21-30页
 第一节 我国证人保护现状与隐名作证理论研究第21-26页
  一、我国证人保护的立法与司法现状第21-23页
  二、我国隐名作证的理论研究第23-26页
 第二节 我国隐名作证的实践尝试第26-30页
  一、北京缉毒警察隐身于屏风后作证第26页
  二、上海启用证人屏蔽系统公开审案第26-29页
  三、实践尝试中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第三章 域外隐名作证制度考察第30-46页
 第一节 域外隐名作证的立法与实践第30-40页
  一、国际社会第30-34页
  二、英美法系国家及地区第34-37页
  三、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第37-39页
  四、其他国家及地区第39-40页
 第二节 域外隐名作证的实施方式与实施特点第40-42页
  一、域外隐名作证的实施方式第40-41页
  二、域外隐名作证的实施特点第41-42页
 第三节 域外隐名作证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42-46页
  一、合理平衡证人与被告人的利益冲突第42-44页
  二、立足国情下的适度借鉴第44-46页
第四章 我国隐名作证制度的合理建构第46-59页
 第一节 建构隐名作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46-49页
  一、建构隐名作证的必要性第46-47页
  二、建构隐名作证的可行性第47-49页
 第二节 建构隐名作证的立法构想第49-52页
  一、立法模式第49-50页
  二、基本原则第50-52页
 第三节 建构隐名作证的基本内容第52-59页
  一、隐名作证的适用对象与前提条件第52-54页
  二、隐名作证的诉讼进程与实施方式第54-56页
  三、隐名作证的程序设置与保障措施第56-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3-64页
后记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内地与香港区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的冲突及协调
下一篇:构建法治理念下的侦查讯问程序